日本兩棲突擊裝甲車戰力如何
軍工資源網 2018年10月23日據日本媒體報道,10月14日,日本自衛隊舉行閱兵式。日本共出動260 輛陸上裝備和40余架飛機,其中包括10式坦克、16式突擊炮、C-2運輸機和V-22“魚鷹”傾轉旋翼飛機等,可謂精銳盡出。在眾多裝備中,有一款其貌不揚、但對日本自衛隊而言有特殊意義的裝備,那就是日本以高價從美國引進的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

2013年,為加強兩棲作戰力量,日本以30億日元(當時約合人民幣2.44億元)高價,從美國采購4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盡管該車是AAV7型兩棲突擊裝甲車改進型,但服役時間已超40年,被日本媒體嘲諷為“老爺車”。日本為何愿意高價采購這款“老爺車”,大概有兩點原因。
一是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確實有“過人之處”。該車長8.2米、寬3.3米、高3.3米,重21.8噸,最多可搭載24人,陸上最高時速達70公里,海上最高時速13公里。武器裝備方面,由于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的炮塔尺寸加大,可安裝40毫米MK19榴彈發射器和12.7毫米M2重機槍。防護力方面,該車加裝由以色列研發的EAAK波紋形附加裝甲,足以抵擋14.5毫米穿甲彈的攻擊。
二是日本面臨無車可選的尷尬。放眼全球,當今能夠研制和生產兩棲戰車的國家僅有中、美兩國。美國是日本的唯一選擇,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則是美國能提供的最好產品。另外,對日本而言,盡管自行研制一款兩棲作戰車輛的技術難度不大,但美國對日本自主研制武器進行全面壓制,絕不會放任其自行研制一款“攻擊性武器”,因此,日本的唯一選擇就是從美國購買這款兩棲突擊裝甲車。
2014年,日本防衛省著手從美國采購52輛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其中包括42輛人員運輸車,5輛通信指揮車和5輛搬運回收車。在此基礎上,日本陸上自衛隊組建水陸機動團。不過,這支由2700人組成的兩棲作戰力量是否擁有美海軍陸戰隊那樣的強悍戰斗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日本自衛隊缺乏在兩棲作戰中執行空中打擊任務的有效力量。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戰機大多不具備攻擊能力,只有十幾架“長弓阿帕奇”能夠承擔前期打擊與掩護任務,但數量遠遠不足,且不說打擊效果如何,其自身安全甚至都無法保證。
另一方面,日本海上自衛隊用于立體登陸的兩棲氣墊船和直升機數量也不足。據相關資料顯示,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8艘登陸艇、2架中型運輸直升機、31架“黑鷹”直升機以及15架“支奴干”重型運輸直升機。另外,日本近年來開始采購“魚鷹”傾轉旋翼飛機,數量僅17架,這些裝備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場立體登陸作戰。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讓水中行駛速度僅13公里的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發起攻擊,無異于使其成為反登陸作戰一方的“移動靶標”。
以上種種問題,凸顯出日本在兩棲作戰方面面臨的尷尬。有分析認為,日本的兩棲作戰能力如同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一樣,看似堅實無比,其實只能防御14.5毫米機槍子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