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樣本”走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路
軍工資源網 2018年11月13日探索實施“三融”模式和“三海”機制
“青島樣本”走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路
初冬時節,由青島西海岸新區與北部戰區海軍合作共建的軍民融合食品保障智慧平臺,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這是該區發揮先行先試、核心引領作用,探索實施“三融”模式和“三海”機制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這個平臺集信息發布、采購招標、質量監管于一體,可為部隊提供安全優質高效的食品保障。”北部戰區海軍保障部物資供應處處長程基明介紹說。
走進智慧平臺所在的軍隊保障社會化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軍民融合食品保障展示交易大廳里各類食品琳瑯滿目,從冷凍生鮮到水果蔬菜,從油糧米面到各式調料,整整齊齊擺放在貨架上,食藥所和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正仔細核對可追溯的產品信息,確保食品安全。
“青島西海岸新區是我國設立的第9個國家級新區,承擔著軍民融合和海洋強國兩大國家戰略實踐任務,被賦予創建‘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的使命。”青島西海岸新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王建祥介紹。近年來,隨著部隊實戰化訓練扎實推進,以及遂行多樣化任務日益頻繁,該區按照山東省委“一核引領、多區聯動、全省協同”的發展布局要求,突出發揮海洋海軍海防特色優勢,探索平臺融合、領域融合、區域融合“三融”發展模式,建立深海協同、遠海保障、海上動員“三海”融合機制,在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區設立軍民融合創新、技術裝備保障、軍地人才培養、軍隊保障社會化服務、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建設“六大中心”,積極探索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打造軍民融合的“青島樣本”。
實踐中,他們堅持“軍隊有所需,地方盡所能”的理念,著力提升保障質量效益。在建設模式上,把國防和軍隊的需要納入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探索建立重大項目“軍地聯合論證、共同投資、多方式參與、收益共享”合作模式,在交通運輸、信息網絡、醫療衛生、戰略物資儲備等領域推動“設施共建”。與此同時,設立100億元軍民融合發展基金,建設古鎮口軍民融合產業園,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轉民”、地方優勢產業“民參軍”。以全自動船體表面清洗機器人項目為例,該項目實現了蛙人下海清洗到全自動機器人清洗的跨越,提效80%以上。目前,這一民船應用項目已用到海軍艦艇上。
探索實施“三融”模式和“三海”機制,不僅促進了青島軍民融合的發展,也帶動了地方生產力同步提升。艦載武器裝備維修需求,帶動西海岸新區船舶制造、海工裝備產業轉型升級;艦船官兵生活保障需求,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型,周邊居民年均增收萬元以上。(張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