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從偵察高手到攻擊主角的“熱點”兵器
2015/07/15迄今為止,無人機已經經歷了越南戰爭、中東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的實戰考驗,卓有成效地執行了包括偵察、監視和對地攻擊在內的多種軍事任務。
今年以來,無人機持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過去數月間,法國核電站、核潛艇軍港、總統府等敏感地點上空出現神秘無人機的蹤影,法國警方和安全部門正在調查。
各國展開無人機研發競賽
如今,無人機已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研制的“熱點”兵器。
作為軍事大國,美國在無人機的研發上一直處在世界先進水平,擁有的無人機機型和種類為全球最多。2013年12月,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研制的“鸕鶿”無人機,從美海軍“洛杉磯”級“普羅維登斯”號核潛艇上成功發射。2014年8月,美國海軍X-47B艦載無人作戰飛機與有人駕駛艦載機一起,在“羅斯福”號核動力航母上完成了首輪合作式飛行演示驗證。另外,美軍還在研制的新一代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黑色雨燕”,具備隱身能力和極遠的續航能力,能滿足全球偵察的需求。它作為美國全球快速打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與美國U-2高空偵察機、“全球鷹”戰略無人偵察機和偵察衛星系統一同監控全球。
俄羅斯近年來不斷加大對無人機研發的投入,依仗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一些知名飛機設計局的技術實力,無人機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2014年12月,俄羅斯國防部長在向國防部所做的報告中說,俄軍2014年成立了14支無人機部隊,共接收了179架無人機。他還表示,俄國防部成立了國家無人機中心,專門為本國及外國培養無人機專家。2015年1月,俄新型無人機“水鴨”已做好試飛準備,這種無人機有望成為俄羅斯首款執行攻擊任務的軍用無人機。“水鴨”與現有無人機最大的區別在于,其底部形似氣墊船,甚至能夠在積雪表面和被洪水吞沒的田野等普通飛行器無法起降的地區起降。
英國BAE系統公司研制的“雷電之神”無人機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之一,設計以超音速的速度,用于執行洲際飛行任務,從地球上任何地方通過衛星系統可以對“雷電之神”無人機進行控制,它主要用于在敵對環境下實施遠程偵察任務和縱深攻擊任務。未來,“雷電之神”無人機將具有自我思考大部分任務的能力,從而使其成為最先進的無人機之一。
早期任務以偵察干擾為主
無人機是1917年英國首先研制成功的。雖然問世已久,但真正投入實戰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當時,由于美國的戰斗機被地空導彈和高炮擊落太多,為了減少飛機損失和飛行人員的傷亡,美軍開始使用裝有跟蹤控制系統和航空照相機的“火蜂”無人偵察機,對北越上空進行戰略偵察。
無人機最早在戰爭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以色列人在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中創造的。戰爭中,以色列使用了自己研制的“猛犬”無人機作為誘餌,進入貝卡谷地上空,引誘敘利亞的薩姆-6防空導彈開火,同時測定了薩姆-6導彈的諸多雷達參數,根據這些參數,對敘利亞防空陣地進行無線電壓制,結果取得了一邊倒的戰績。僅用短短的6分鐘,敘軍19個“薩姆”導彈陣地便化為烏有。貝卡谷地之戰,可以說是第一次展示了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使人們充分認識到無人機的作戰價值和發展潛力。
無人機雖然經歷了大大小小多次不同規模的戰爭,但表現最為出色的還是在最近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再到反恐戰爭,無人機承擔著偵察、干擾、欺騙、評估、中繼、對地支援以及對地攻擊等多種任務,為美國和北約最終贏得每場戰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巴爾干半島實施的軍事打擊行動中,美軍的無人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1995年空襲波黑塞族前,美軍曾派出80架次“捕食者”無人機,對戰場進行了實地偵察。空襲時,該型無人機向戰斗機提供準確的目標信息,致使塞軍70%防空設施和作戰指揮系統被摧毀,40%的彈藥庫被炸毀。
無人機變革反恐戰術
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的無人機取得了不俗戰績。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軍首次使用“捕食者”無人機發射“地獄火”導彈,配合有人戰斗機,擊斃了“基地”組織二號人物穆罕默德·阿提夫,由此開創了用加載武器的無人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先河,成為無人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無人機在反恐戰爭中為美軍立下了赫赫戰功,無人機攻擊作戰也使美國的反恐戰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
裝備了先進傳感器、“地獄火”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的無人機在阿富汗上空執行巡邏任務,對隱藏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區、也門和索馬里的恐怖分子進行致命打擊。對列入中情局和特種作戰司令部死亡名單的恐怖分子,無人機操作員在數百甚至數千公里外的屏幕前,在對方毫不察覺的情況下發動襲擊。據統計,自反恐戰爭以來,美軍使用無人機“消滅”恐怖分子至少581人,其中有12人屬于“頭目”。
2002年11月,美軍利用無人機獵殺了也門“科爾”號驅逐艦爆炸案主犯,同時也是拉登高級保鏢的阿布·阿里。當天下午,從也門瑪里布山脈的一個農場開始,美國中情局根據也門特工的情報,部署無人機對阿布·阿里的車輛進行追蹤。當無人偵察機傳輸回來的實時圖像顯示車輛突然掉轉方向躲避軍事檢查站時,無人機發射了“地獄火”導彈,車上的6名恐怖分子全部喪生。
2011年8月,美國無人機在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的邊境部族地區實施轟炸,炸死“基地”組織重要人物拉赫曼。拉赫曼被外界評價為“基地”的“首席執行官”,是核心圈中的核心人物之一。9月30日,“基地”組織的宣傳和策劃者——阿拉伯半島分支重要頭目安瓦爾·奧拉基被美軍無人機干掉。當天,在也門腹地一條灰塵彌漫的公路上,奧拉基和幾個“基地”組織的同伙停下他們駕駛的皮卡,但仍然躲避不了美軍的追殺。無人機發射的導彈炸死了這位“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重要頭目。
延伸閱讀
未來或替代常規戰機空中作戰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微電子、計算機、通訊和互聯網技術的長足進步,無人化作戰武器系統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無人化作戰系統總體呈現信息化、隱形化、微型化和直接作戰的發展趨勢。美國、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等國近年來都在爭先恐后地發展無人作戰平臺,我國也開始研發無人作戰系統。而無人作戰系統的代表應該就是無人機了。
目前,無人機廣泛應用于各種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未來則將是空中作戰的主角之一。美國空軍官員非常看好無人機作戰系統在未來戰場的殺傷作用,包括聯合無人作戰飛機、無人戰斗旋翼機和各種其他無人飛行器的作用。因此,非常重視新一代無人機的設計和研發。
無人機作為異軍突起的“新生力量”,已由“偵察保障”逐步演變為“進攻主角”,不僅有效補充衛星偵察等手段的不足,也能執行遠程偵察、邊境巡邏、目標識別、電磁干擾、物資運送、精確打擊和毀傷評估等多樣化作戰任務。在未來戰場上,無人機更能替代常規戰機,成為未來空中作戰的主力航空武器裝備之一,甚至在必要時可與敵同歸于盡,實施自殺式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