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捆绑调教,校园春色 小说,他将头埋进双腿间吮小核日本

飛行員報告:為什么“陣風”被叫做全能戰斗機?

2015/09/15

原著:Peter Collins

  現代化國家的空軍現在都裝備了第四代戰斗機,一般來說四代機有如下特點:線傳飛控、高度放寬靜穩定性、高度敏捷性、網絡中心戰能力、可掛載多種武器執行多種任務。

  這些西方戰斗機包括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級大黃蜂”、“陣風”、歐洲戰斗機“臺風”和薩伯“鷹獅”NG。由于波音F-15E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設計較老,沒有被列入,但其最新改型也具有類似的多任務能力。在上述戰斗機中,只有“超級大黃蜂”和“陣風”M是艦載機。

  隨著第四代戰斗機的武器、傳感器系統和網絡中心戰能力的日趨成熟,這些經過了實戰驗證的武器系統在出口市場上也變得越來越炙手可熱。

  2009年,我代表《國際飛行》成為了第一位評估“陣風”F3的英國試飛員,也就是“陣風”在產的最新批次。


本文作者Peter Collins

全能戰斗機

  達索把“陣風”宣傳為全能戰斗機而不是多用途戰斗機,這是因為該機可以掛載種類繁多的空空和空地武器,以及傳感器吊艙和副油箱組合,而且機體的制造材料和結構都經過了優化,是一種全權限數字飛行控制系統(DFCS)操縱下的高敏捷平臺。


達索把“陣風”宣傳為全能戰斗機而不是多用途戰斗機

  數字飛控系統也使飛機重心能大范圍移動,允許掛載重量和尺寸相差巨大的任務載荷組合,比如縱向和橫向掛載的非對稱重型載荷。


數字飛控系統也使飛機重心能大范圍移動,允許掛載重量和尺寸相差巨大的任務載荷組合,比如縱向和橫向掛載的非對稱重型載荷

  全能戰斗機的其他特點還包括為“陣風”研制的一系列智能分立傳感器,傳感器陣列收集的信息經過強大中央計算機的“數據融合”后顯示在下視、水平(HLD)和平視顯示器(HUD)上,減輕了飛行員的工作負荷。

  “陣風”專為晝夜隱蔽低空穿透任務進行了優化設計,最多可掛載9.5噸外部載荷,與F-15E重型戰斗機相當。該機的基本空重是10.3噸,內油4.7噸,最大起飛重量24.5噸,計入內油重量后,“陣風”可承受相當于自身空重140%的載荷投入戰斗。

  除了這些飛機設計上的“主動”元素外,“陣風”還具有很多“被動”安全功能,能通過多種方式保護飛行員。其中包括了能實現無憂慮操縱和防止機身過載的數字飛控系統、提供視覺和音頻警告的低速警告系統、提供拉起音頻和平顯警告的低空“表面感知/地面檢測”系統、在飛行員遭遇空間定向障礙時能從抬頭或低頭姿態中自動恢復的按鈕,除此之外達索公司還計劃引入自動“G-LOC”(大過載意識喪失)改平功能。

  “陣風”在一開始就被設計成可執行任何任務(空戰、對地、偵察和打擊),即使在飛行中作戰需求發生了變化,也能快速靈活地切換任務。達索稱這個概念為“只管作戰”,也就是說“陣風"飛行員把精力集中在戰術態勢和武器投放上,飛機會始終照看著他/她的后背。

  “陣風”F3的航電還包括了泰雷茲RBE2雷達,雷達具有多目標空空跟蹤、海面目標跟蹤、地形跟蹤(TFR)和合成孔徑導航模式,目前RBE2正升級為有源相控陣天線。


安裝有源相控陣天線的泰雷茲RBE2雷達

  “陣風”的全內置Spectra電子對抗系統包括了雷達告警接收機(RWR)、有源干擾機、導彈逼近紅外告警器,激光探測告警器和箔條/曳光彈發射器,Spectra的數據經過數據融合后顯示在水平顯示器上。一線部隊的地勤可對該系統進行快速重編程,在阿富汗作戰的“陣風”已經證明了這點。


Spectra電子對抗系統的組成部分


導彈逼近紅外告警器


導彈逼近紅外告警器的高分辨率紅外圖像

  “陣風”機鼻的前扇區光電(FSO)套件包括了用于單目標識別的高倍率電視傳感器,以及用于多目標探測的球型紅外搜索和跟蹤傳感器。泰雷茲“達摩克利斯”吊艙除了可以用激光瞄準目標外,也能把生成的前視紅外影像顯示在平顯上。“陣風”還可以在機腹中線掛載RECO NG/Areos偵察吊艙進行晝夜遠程光學/紅外偵察,并通過數據鏈把數據傳輸到地面站,當然飛行員也能在座艙里查看偵察視頻。


“陣風”機鼻的前扇區光電(FSO)套件


泰雷茲的“達摩克利斯”的瞄準吊艙

  “陣風”的數據鏈包括有北約標準的Link-16數據鏈,近距空中支援(CAS)M模式數據鏈(用于傳輸圖像)、CAS ROVER(遠程作戰視頻增強接收器)數據鏈(用于傳輸視頻)。“陣風”飛行員可指定左右下視顯示器或中央水平顯示器來顯示圖像或視頻,可以選擇顯示來自任何傳感器的圖像或視頻,也可以把該圖像或視頻發送給前進空中管制員,而不用像其他飛機那樣被局限于單一傳感器吊艙生成的單一影像格式。

靈活的有效載荷

  “陣風”的主要空空武器是MBDA公司的“米卡”紅外或雷達制導導彈,同一家公司研制的“流星”遠程空空導彈將在2016年開始裝備“陣風”。“陣風”的內部武器是一門備彈125發的30mm機炮。


“米卡”紅外和雷達制導導彈


“陣風”試射“流星”遠程空空導彈

  對于遮斷任務,“陣風”的遠程武器有ASMP-A導彈和MBDA公司的Scalp-EG模塊化導彈。該機的主要反艦武器是MBDA公司的AM39“飛魚”。


掛載兩枚Scalp-EG模塊化導彈的“陣風”

  對于對地攻擊任務,“陣風”可掛GBU-12/22/24激光制導炸彈。此外該機還可掛載薩基姆公司的113千克AASM炸彈,該彈相當于美國波音公司的JDAM炸彈,不過具有用于增加射程的尾部火箭助推器,AASM可用GPS或紅外引導頭進行末端制導。“陣風”的翼下掛架可以同時掛3枚AASM,在投擲多枚炸彈時,每一枚都能通過預編程攻擊各自的目標。在阿富汗,法國大兵稱AASM為“魔術炸彈”。


AASM可搭配多種引導頭

  “陣風”有五個可掛副油箱的“濕”掛架,每個都可掛1250升的超音速副油箱,其中內側三個可掛更大型的2000升油箱,這種油箱的速度限制為M0.95。“陣風”還可以在機腹中線掛一個伙伴加油吊艙。


1250升超音速副油箱


掛兩個2000升副油箱和一枚ASMP-A導彈的“陣風”

  “陣風”的座艙完全兼容夜視鏡,達索可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頭盔顯示器和直接語音輸入功能。


泰雷茲為“陣風”研制的頭盔顯示器

  “陣風”是近耦鴨翼設計,有兩片鴨翼、4段前緣縫翼和4段后緣升降副翼,在氣動設計上實現了優化升阻比和在所有飛行狀態下減少側滑的目標。該機液壓系統的飛控操作壓力超過了345bar(5000psi)。“陣風”的數字飛控系統是達索公司自行研制的,是“幻影”2000模擬飛控的進一步發展。數字飛控不僅能更好地匹配飛機的飛行包線,而且使“陣風”的飛行品質比“幻影”2000有所提高。這套數字飛控系統有三個獨立的數字通道以及一個備用的模擬通道。

  這套數字飛控系統基于過載指令需求,空空模式的限制為+9.0g/29°迎角,空地模式的輕載和重載(ST1/ST2)模式都限制在+5.5g/20°迎角,以應付重心的前后移動。“陣風”在飛行中會不斷監測外掛載荷的變化做出自動調整,不過飛控模式的最終選擇權在于飛行員。在上述所有模式中,飛控的最小過載限制都是-3.2g。

  “陣風”安裝兩臺斯奈克瑪M88-2E4發動機,軍用推力共10205千克,加力推力共15422千克。在任何高度時,發動機從慢車到全加力狀態僅耗時4秒。該機具有固定式空中加油管,鴨翼和副翼可以作為減速板交聯操作,減輕了重量。“陣風”的最大速度為M1.8/750節(1390公里/時),升限16800米,中等重量(15噸)和16°迎角下的典型進近速度是125節(231公里/時)。


M88-2E4發動機

  “陣風”強大的碳剎車使降落滑跑距離短至450米,所以無需配備減速傘。

  這次我要評估的飛機是“陣風”B雙座機B301,該機是第一架交付的“陣風”生產型,被達索保留用于測試。B301的座艙已經升級到F3標準,只是在座艙前方增加了額外的小型測試控制面板(用于遙測)。我們是從馬賽附近的伊斯特爾起飛的。


Peter Collins與“陣風”B301

  我這次沒有時間進行任何模擬器、航電臺架或地面訓練學校訓練,只是在評估前一天到達索伊斯特爾工廠的一架“陣風”上做了1.5小時的座艙熟悉。在這次飛行中,我在前座獨立完成了整個評估,由于座艙成功的易用性設計,我完全能駕馭這架性能強悍的戰斗機,這也體現出了達索“只管作戰”的設計理念。

測試目標

  我的評估目標有三個:“陣風”在機載傳感器探測距離和武器射程方面能稱得上是“全能戰斗機”嗎?“陣風”在性能上能稱得上四代機嗎?對于我這樣的新手,“陣風”的安全功能能在飛行評估中保證我的安全嗎?

  我的安全飛行員是達索“陣風”項目試飛員奧利維爾·“厄爾尼諾”·費雷爾,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前法國海軍戰斗機飛行員,飛過沃特F-8“十字軍”和達索“超軍旗”。這次飛行還有一架伴飛的“幻影”2000用于密集編隊,空空中加油和尾追評估,該機的飛行員是另一名達索項目試飛員——菲利普·迪沙托。


本文作者Peter Collins(右)和法國試飛員奧利維爾·“厄爾尼諾”·費雷爾

  我用一臺普通的商用筆記本電腦進行任務規劃,規劃程序是保密的,而且受到筆記本USB接口上加密狗的保護。把任務計劃數據下載到軍用規格固態存儲卡后,然后把卡插入座艙左側面板上插槽,我就能把數據上傳到機載計算機了。

  我覺得這種簡單直觀的規劃系統的設計非常棒,尤其是當飛機部署在偏遠基地作戰時。

  我穿上法國空軍標準飛行服,以及救生設備和抗荷服。由于“陣風”的馬丁-貝克MK16彈射座椅向后傾斜近30度,法國人發現沒有必要讓飛行員穿上抗荷背心。進出“陣風”B/C的座艙需要爬上地勤放置的登機梯,“陣風”M則自備內置登機梯。“陣風”的座艙是經典的戰斗機“貼身”式樣,座椅高度和方向舵踏板都可電控調整,飛行所需的所有開關都在身體3-9線之前,使用起來就像帶著手套般自如。


作者坐進“陣風”B301的前座艙


“陣風”的座艙是經典的戰斗機“貼身”式樣,座椅高度和方向舵踏板都可電控調整

  “陣風”的單油門桿和側桿上集成了34個獨立開關,能完成多種操控,減速板、無線電通信、自動駕駛和自動油門這類關鍵開關的外形“矮胖”,用手指很容易區分。


陣風”的單油門桿

  左右下視顯示器是觸摸屏的,只配備了用于指定和控制顯示模式的實體旋鈕和按鍵。在未來“陣風”完成直接語音輸入升級后,能降低飛行員觸摸下視顯示器的頻率,有助于提高任務效率。

  用于顯示戰術態勢視圖的廣角座艙水平顯示器的焦點被設置在無窮遠處,這樣飛行員把視線從平顯快速移到水平顯示器上時就無需調整眼球了。隨著顯示器技術的進步,這個水平顯示器在不久后能做得更扁以釋放座艙空間。


廣角座艙水平顯示器的焦點被設置在無窮遠處,這樣飛行員把視線從平顯快速移到水平顯示器上時就無需調整眼球了

  廣角(30°×20°)衍射平顯顯示的符號整潔銳利,你在設計眼點位置時無需擺動頭部就能看清全部字符。


雙色平顯的顯示畫面,注意疊加的地形網格

  電動側開座艙蓋(側開的好處是拆裝彈射座椅時無需拆除座艙蓋)關閉后,我打開輔助動力單元(APU)完成發動機快速啟動,發動機穩定運轉約90秒后,我們準備好滑出了。

  “陣風”的滑行速度很容易控制,因為在滑行時,油門桿設置在了“慢車”的“最小油門”位置,從而限制了殘余地面推力,直到起飛前才會移到“正常”位置。該機的地面轉向操縱精度很高且反應靈敏,剎車平順有效。

全加力

  我們的起飛重量是16.1噸(10.8噸基本重量和5.3噸燃油),只掛了一個中線超音速副油箱。我松開剎車全加力滑跑,到125節(231公里/時)拉起時僅耗時9秒。飛機一升空我就收了起落架,在速度增加到250節(463公里/時)時關閉了加力。


我松開剎車全加力滑跑,到125節(231公里/時)拉起時僅耗時9秒

  我馬上就感覺到“陣風”飛控的靈敏性能符合我的全部要求,我覺得這架飛機在我手中活了起來,我之前從未飛過對操縱桿輸入的響應是如此迅速有力的飛機。我以為“幻影”2000電傳飛控的操縱品質已經夠好的了,但“陣風”的數字飛控系統在每個方面都更勝“幻影”一籌。

  我開全加力以350節(648公里/時)和35°抬頭姿態爬升到4500米進入測試空域,我把飛控設置在空地ST1(外掛物位置1)模式,在以350節和4噸燃油狀態做+4.5g轉彎時遭遇輕微抖振。我在全軍推收斂轉彎中發現飛機僅僅以10°迎角就能在350節的速度下實現+5.0g的過載。

  在飛行后期燃油減少到2噸時,我加速到500節(926公里/時)并把飛控設置在空空模式,能迅速且毫不費力地拉到+9g,并且在很大速度范圍內保持這個過載。在最后的全加力水平加速評估中,我在1500米高度/1.8噸燃油狀態下從200節(370公里/時)加速到500節,整個過程只能以“野蠻”來形容,速度每秒能增加約30節(56公里/時),加速度把我推向彈射座椅的椅背,硌疼了我的脊椎。

  “陣風”在350節時的穩定滾轉速率為270°/秒,進入滾轉的感覺迅速但舒適。飛機在450節(833公里/時)達到了同樣的穩定滾轉速率,滾轉起始速率就很驚人,我從來沒飛過滾轉啟停都如此迅速的戰斗機。

安全功能

  為了評估飛機的低速警告系統,我在4500米以200節(370公里/時)的速度進入35°角爬升,然后關閉油門。當我們的速度降到100節(185公里/時)并開始下墜時,平顯顯示了“低速”視覺警告,座艙里也響起了“改出”的音頻警告。

  “陣風”的座艙里的確有一個“抗尾旋”開關,但迄今為止還沒人在實際操作中使用過。尾旋測試表明“陣風”甚至在平顯指示空速(錄像中所示)跌至50節(93公里/時)時也沒有進入尾旋。

  我們又對自動恢復按鈕進行了評估,分別在機頭下俯和上仰姿態中按下了按鈕,按下后自動駕駛儀和自動油門立即介入,非常積極地滾轉和拉起飛機(如有必要),最后建立起350節(648公里/時)的5°爬升姿態。當飛行員遭遇空間定向障礙時,這個按鈕絕度能救命。

  我重新爬升到7600米,進入淺俯沖加速到M1.2,然后突然關閉油門做一個4g轉彎并減速到M0.8。這個操作沒有遇到任何問題,鴨翼/副翼虛擬減速板的減速能力也很強大。

  我們和“幻影”2000開始尾追評估,我首先在55公里開外用RBE2鎖定了“幻影”2000,然后用前扇區光電套件的電視攝像機進行目視識別,電視視頻呈現在右側下視顯示器上。

  在密集編隊評估中,一開始我覺得“陣風”在俯仰軸上過度敏感了,但地面人員通過遙測系統告訴我是我握桿位置太高了,調整手掌位置后,我就能保持在編隊位置中了。這個問題也說明了這架飛機是多么敏捷。

  我飛在“幻影”2000后面,打開數字飛控系統的“RFL”(加油)開關模擬空中加油作業,這個開關能降低操縱靈敏度,從而獲得更穩定和更常規操縱響應,就像我在BAE“鷹”式教練機上感覺到的那樣。“RFL”開關的確有助于幫助飛行員完成空中加油。


“RFL”開關的確有助于幫助飛行員完成空中加油

  我重新設置了數字飛控系統的模式,在警告系統的監視下把模式從ST1改成空空。我繼續跟在“幻影”后面,把距離拉近到500米左右進行近距咬尾,再次確定了“陣風”的推力和操控的精確性。這架飛機的飛控系統可在各軸間的做“砰砰”操縱,而無需你頻繁做滾轉拉桿,“陣風”的確是一架優秀的近距狗斗戰斗機。

  最后一個操控評估機動是全加力低速筋斗,我以170節(315公里/時)的速度進入,保持16°迎角,筋斗飛起來很簡單也很容易操縱,完成高度剛超過610米,你千萬別在“狂風”戰斗機上嘗試這個動作。達索表示可能會重新評估平顯俯仰標尺格式,以提高在高俯仰速率操縱中標尺的可讀性。

  我無法對“陣風”的無憂慮操控或任何狀態下的油門響應進行挑刺,我記得此次飛行的唯一限制是收起落架速度限制(230節,426公里/時)。“陣風”飛起來具純粹的快感,飛機響應令人難以置信。

低空飛行

  我從中等高度下降到低空,打開自動駕駛儀和自動油門進入隱蔽地形跟蹤模式,以450節(833公里/時)/150米(用于降低飛機噪音)狀態沿著預先計劃的任務航線飛行。我們先飛過海面,然后飛入阿爾勒西南方的崎嶇地形。

  隱蔽飛行模式會使用到GPS數據庫,也可以用地形跟蹤雷達高度表或RBE2雷達的TFR(地形跟蹤雷達)模式作為備份手段。在猛烈西北風的吹襲下,“陣風”的低空飛行表現仍然優秀,在半山區地形中進行著精確的地形跟蹤飛行,其中包括了沖向急劇抬升的斷崖。該機的地面監視系統在平顯上不斷更新著規避動作的底部高度。尼諾在自動地形跟蹤飛行中向我講解了戰術水平顯示器上的一些“數據融合”符號,他還改變了飛行計劃航線和飛臨目標的時間,接下來的事情交給自動駕駛儀和自動油門的速度模式了。


隱蔽飛行模式會使用到GPS數據庫,也可以用地形跟蹤雷達高度表或RBE2雷達的TFR(地形跟蹤雷達)模式作為備份手段

  在我們完全依賴地形跟蹤自動駕駛儀飛行時,尼諾用電視攝像機鎖定并識別出我們上方3000米的幾架客機,然后用Spectra雷達告警器指示電視攝像機鎖定了一架正在低空飛行的過路“幻影”2000。


“陣風”用前扇區光電套件鎖定F-22的情景

  接近目標時,水平顯示器上出現了代表AASM炸彈投射包線的“泡泡”,平顯也出現了“SHOOT”提示表示我已進入AASM包線,我無須關注投彈軌跡,只需按下投彈按鈕就行了。5枚模擬的預編程AASM在0.5秒內被投擲了出去,分別擊中了各自的目標。

  模擬攻擊結束后,我返回伊斯特爾飛了三次降落航線。前兩次類似于航母轉彎,我用自動油門模式在四轉彎前后保持住16°迎角,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功能,能顯著降低艦載機飛行員的工作負荷。降落拉平時的姿態大約是18°迎角,由于座椅后傾達30°,這讓我有點不習慣,因為觸地比我預料的早。

  我在第三次降落中用手動油門在低空飛行得更激進,降落后大力剎車,滑跑距離約為500米,“陣風”平顯的進近符號和發動機非常快速的響應使降落變得很容易。我關閉發動機時距起飛已經過去了1小時25分鐘,此時還剩余470千克燃油。


“陣風”平顯的進近符號和發動機非常快速的響應使降落變得很容易

明顯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洛克希德F-22“猛禽”和F-35聯合打擊戰斗機這樣的隱身第五代戰斗機不僅非常昂貴,而且為了維持隱身特性,內部武器艙只能掛載數量有限的彈藥。

  因此,大多數國家在當前經濟形勢,國防預算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仍會選擇第四代戰機。

  而且,“陣風”是歐洲唯一的在產艦載戰斗機,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勢,潛在客戶可以用“陣風”來同時滿足自己國家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裝備需求。

  就我這次的評估來看,雖然我僅僅接觸了“陣風”傳感器和武器性能的一些皮毛,但該機也的確稱得上是“全能戰斗機”。“陣風”作為第四代戰斗機的典型代表,具有難以置信的性能表現,當然這次飛行僅僅是常規評估,并沒有涉及高度復雜的科目。我在座艙中感覺很自如,而且保持著完整的態勢感知能力。既然“陣風”能保障我的飛行安全,那么也就能保障首次參戰的年輕飛行員們的安全。

  傳統的戰斗機定義并不適合“陣風”,該機作為一種“戰爭戰斗機”可以成為歐洲的力量倍增器,“陣風”的作戰部署可以證明這一點。如果我不得不去戰斗,對于任何任務,對于任何目標,毫無疑問,我會選擇“陣風”。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西县| 垣曲县| 桃源县| 大荔县| 长沙市| 沈丘县| 罗江县| 威宁| 弋阳县| 滦南县| 南汇区| 正定县| 加查县| 东安县| 浦东新区| 区。| 巴东县| 锦州市| 仁布县| 浦江县| 阿拉善盟| 北宁市| 郴州市| 香河县| 红原县| 准格尔旗| 吕梁市| 南靖县| 威信县| 绥化市| 南充市| 三河市| 尤溪县| 大方县| 太原市| 常州市| 武冈市| 丹凤县| 大宁县| 古交市|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