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2019/12/04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應該說是印度海軍的一個力作,較其前一級驅逐艦有很大進步,主要體現在船體外形采取了當今流行的隱身設計,艦面也比較簡潔。該級艦的研制得到了多個國家的技術支持,在由于本國研發能力有限,印度多是采取在一型平臺整合多國裝備。從該級艦的武器配置來看,主要是承擔對海作戰任務,配備16枚“布拉莫斯”垂直發射超音速反艦導彈。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圖片來自網絡)
該型導彈是印俄合作研制的,彈長8.1米,直徑670毫米,發射重量3噸,采用整體式沖壓發動機,最大速度2.5-2.8馬赫,彈道最大高度為1.5萬米,末段掠海飛行高度為10-15米,最大射程超過300千米,是目前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反艦巡航導彈,其作戰能力強于其他國家的反艦導彈。
相比之下,該級艦的防空作戰能力與他國先進驅逐艦還有較大差距。其一,雖然裝備相控陣,但其對戰斗機大小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為250千米,對掠海反艦導彈的探測距離在25千米左右。用于攔截空中威脅目標的武器是4組八聯裝“巴拉克”8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和“巴拉克”艦空導彈。該型導彈采用主動雷達/紅外尋的、雙向數據鏈,具備發射后不管的能力。
導彈長4.5米,直徑22.5厘米,最大射程為70千米,射高16000米,飛行速度2馬赫。末端防御靠AK-630六管30毫米近防武器系統。可見,相比其他國家的新型驅逐艦,其防空能力并不強。另外,反潛作戰主要靠魚雷和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對潛探測設備性能一般,也沒有遠程“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反潛也不是它的主要任務。
侯建軍,原海軍裝備研究院某研究所總工程師,研究員。長期致力于外國海軍裝備發展研究,著述30余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九五”國防科技信息研究成果一二等獎5項。被評為國防科技信息事業50周年優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