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軍工資訊 俄T-14坦克啟動量產,專家:這是俄式吹牛,他們每年吹一次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1月26日 據參考消息報道,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給俄軍送了一份新年大禮,宣布T-14“阿瑪塔”坦克將2022年在烏拉爾機車廠啟動量產。這件大事被稱為俄國防部武器供貨的“突破性項目”。俄羅斯曾計劃采購2300輛T-14“阿瑪塔”,但目前交付俄軍的包括T-14的原型車也僅有132輛。不過,這個報道沒有具體說明俄羅斯技術集團具體怎么解決此前T-14的難產問題的。此前俄羅斯多次宣布啟動T-14坦克的量產,而且每年都要說一次。很多軍事專家認為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在2022年初的啟動量產的表態,可能是又一次“俄式吹牛”。俄羅斯T-14主戰坦克是在2009開始研發,在2013年6月第一輛原型車下線,并在2015年的紅場閱兵中首次公開亮相。為了拓展這款坦克的家族成員,俄羅斯人還在T-14坦克的底盤基礎上,研發包括T-15重型步戰車、以及T-25步戰車在內的多款變型車。俄羅斯原本計劃在2015年開始量產T-15主戰坦克,當時預計在2020年裝備2300輛T-14,以替代在俄軍服役的其他主戰坦克。到2020年,俄羅斯烏拉爾機車廠僅組裝了132輛T-14坦克、以及T-15重型步戰車,這就足以說明這種新一代主戰坦克的研發難度。在《2018-2027年的國家軍備計劃》中,就規定T-14“阿瑪塔”坦克的量產工作在2020年開始,將會生產數百輛該型坦克。之前俄軍曾報道,新一代T-14“阿瑪塔”坦克會在2018年服役,然后沒做到。后來又說在2019年服役,又沒做到。后來又說在2020年大量交付軍隊,但2020年剛剛過去,還是沒做的。現在2022年剛剛開始,俄軍又來吹牛了。因為,在2021年12月份,俄羅斯軍工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安德烈·葉爾恰尼諾夫還在說,T-14主戰坦克還沒有完成國家試驗,而且在去年舉行的俄羅斯“軍隊-2021”國防論壇上,T-14坦克并沒有訂貨。由烏拉爾運輸工程設計局操刀開發的新一代主戰坦克T-14“艦隊”坦克,于2015年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閱兵儀式上首次亮相后,旋即引起多方關注和爭議。西方對其評價呈兩極分化,支持者認為,采用無人炮塔設計、換裝火炮及火控系統、及多種措施提升防護力的T-14,標志著昔日“坦克帝國”的再次崛起。反對者則認為,該型坦克不過是技術累積的產物,火炮性能是否達到預期設計效果、無人炮塔設計果真能革除以往弊端、以及略顯磕磣的動力系統,讓人對其實際水準保有高度質疑。從俄羅斯而言,龐大的地面裝甲車輛裝備數量,或許是挽救總體性能不足的唯一良法,更是為數不多的底氣。但隨著西方卓有成效且經濟適用的打擊手段頻頻迭代出現后,一支規模龐大的地面裝甲力量,此時就成為他人案板上的魚肉。更危險的是,核武器保持威懾遏制、常規力量呈均勢狀態的總體態勢將被打破。從二戰以后爆發的地區各類沖突中,常規力量頻繁投入,且效果非凡。由此可見,此時若俄羅斯依舊守著T-90系列,再與各類T-80系列改進型及T-72系列坦克搭配作戰的話,盡管有優勢,但這種優勢質量卻不盡如人意。此時,依靠著技術積累及在原先各型坦克中所汲取的經驗教訓,T-14坦克及“阿瑪塔”通用作戰平臺項目便隨之誕生。俄羅斯不僅謀求改變常規力量現有劣勢的局面,更希冀通過此類計劃,完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換血,重新回到均勢層面,甚至于是領先地位。T-14坦克采用了乘員集體防護設計和無人炮塔技術。俄羅斯認為T-14是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主戰坦克。總體來說,T-14坦克在火控、防護、火力等層面擁有著較大進步,可謂是一洗前塵。但同時卻擁有著不少弊病,例如乘員艙置于前部,導致車體過長、進而增加坦克自重。T-14坦克的車載乘員置于車體前部,其視野觀察受到嚴重限制,為此俄方的解決措施是采用液晶顯示屏。這一舉措看似先進,實則隱患頗大,戰場環境錯綜復雜、通過人眼觀察及光電傳感器的搭配使用,才能提升綜合作戰性能及生存率。加之光電傳感器觀察范圍存在死角,遠不及人眼觀察來得快速有效、盡管俄方還通過AI技術予以彌補,但進展緩慢實難收效。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坦克的動力系統非常有特色,采用了一臺全新研制的A-85-3/12H360型X型12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首次采用X構型,結構很復雜,不僅制造難度頗大,且后期維護保養又將是一大麻煩。現在這款X型發動機的研制已經陷入困境,T-14動力系統的研制單位是“海鷗”科研試驗局,去年曾宣布停止繼續試驗這臺發動機,主要原因是這臺發動機存在著很大的技術缺陷,而且在技術上無法達到的當初那么高的設計參數,導致已生產作為試驗品的該發動機性能都不達標,無法批量生產。這臺非常獨特的X構型發動機,簡單地說就是將兩臺V型6缸發動機扣過來,對置放倒以后再連接在一起。X構型的12缸發動機的優點是結構非常緊湊,占用空間很小,而且動力輸出很大,在不使用西方和中國的那種復雜的一體化動力設計的情況下,也能夠節省發動機占用的車體空間。A-85-3/12H360型發動機在極限工作狀態下可以達到1500馬力,但是為避免過熱,其實際可用功率被限制為1200馬力。因此如果按照1200馬力的數據來計算,T-14坦克的單位功率僅為23馬力/噸,比T-90A略好,比T72BM3還低,與西方和中國三代半坦克也稍有差距。A-85-3/12H360發動機實際上是俄羅斯坦克發動機事業極度落后的體現,俄羅斯沒有能力設計類似中國那種比較先進的1500馬力整體模塊化柴油渦輪增壓V型發動機,然后還搞不定自動變速器,例如中國的CH-1000型液力機械綜合自動傳動裝置。不得已的情況下,另辟蹊徑想搞個怪異的X型發動機,以便超過德國和中國。總體上說,俄羅斯坦克的動力系統的技術水平已經落后于中國十幾年以上。X型發動機是一種失敗的超前設計,這給T-14坦克帶來了一系列災難性的問題,該發動機的可靠性極差,早在2015年紅場大閱兵的彩排階段,就出現過T-14“阿瑪塔”坦克動力系統故障,導致趴窩的情況,而且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一直不理想,直到目前也沒能解決。此外,T-14“阿瑪塔”坦克的主動防御系統、戰斗艙電子系統和火控瞄準系統都存在大量問題,造成量產交付的進一步延誤交付。T-14“阿瑪塔”坦克的設計思想,是由于俄羅斯坦克火力、裝甲和動力系統全面落后于美國、歐洲和中國,俄羅斯無法突破先進一體化發動機、自動傳動,高膛壓火炮,先進穿甲彈,先進復合裝甲,穩像式火控系統和熱成像瞄準裝置等等關鍵技術的情況下,絞盡腦汁標新立異搞出一個驚世駭俗的總體布局,以在某些防護力單項性能超越,在車體正面的防護能力上取得優勢,但同時會犧牲很多其他性能。T-14“阿瑪塔”坦克上面有大量離經叛道的花樣設計,很多都太超前了,即使俄軍內部也不是很喜歡(只有各國軍迷喜歡,尤其是中國),因此大量大量裝備T-14坦克就變得很不現實,一是沒有錢,二是難產,三是俄軍用戶有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