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舉夢想的“爭氣臺”:保衛祖國領空的戰鷹從這里起飛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2月06日托舉夢想的“爭氣臺”
■沈高劍 姜子晗

松花嶺高空臺試驗基地。資料圖片
轟鳴聲徹夜不斷,星星火光蜿蜒盤踞,仿佛有騰飛之意。
這里,位于四川江油的深山。在太華山下,這個叫松花嶺的地方,誕生了我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臺。
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臺,簡稱高空臺,是由一系列復雜設備及一個個巨大的試驗艙組成的。
試驗艙中,無論是低空的高速行進,還是高空的極寒飛馳,航空發動機在飛行中可能遭遇的各種物理環境都可以被模擬出來。發動機要在這里經過層層考驗,試驗合格后,才能飛上藍天。
在沒有高空臺的歲月里,新研制的航空發動機會被運輸機載到高空進行試驗。受飛行平臺的性能限制,這種試驗方法效率低下,嚴重影響航空發動機的研究進程。
20世紀40年代后,世界各軍事強國先后建成高空臺,把復雜的高空試驗搬到地面,航空發動機的研制開始進入“快車道”。
雛鷹試翼,亦有高飛之志。1958年,為了緊跟時代步伐,中國決定開展高空臺建設。然而,研究剛起步不久,外國援建計劃便被迫中斷,高空臺的研制陷入困境。
“你們中國沒有能力建高空臺,20年后我們送你們一臺,作教學使用。”外國專家的話深深刺痛了中國航空人的心。每個人心中都憋著一口氣:誓要打造屬于中國自己的“爭氣臺”。
高空臺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的技術難度高、設備種類多、投資消耗大,而且技術指標極為苛刻。整個系統要面對溫度、壓力等指標變化帶來的一系列技術問題。
面對這樣看似不可能的任務,1965年,18名勇士義無反顧走進深山,為建造高空臺夯下第一方土。
沒有參考圖紙,缺少建設經驗,當年他們除了一腔熱血和雙手,幾乎一無所有。從零開始,他們邊學邊干。就在經年不改的堅守中,如山難關開始逐漸松動。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誰也沒想到,這個項目會整整持續30年。30年間,高空臺的建設者克服千難萬險,備嘗艱辛。
1995年,中國第一座高空臺全面建設完成,試驗結果表明,高空臺完全滿足我國航空發動機研制發展的需求。外國專家驚嘆:“你們中國人是魔術師,這是個奇跡。”
中國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臺,終于成為名副其實的“爭氣臺”。
站在太華山的山腰上,可以看到一座專門為高空臺修建的人工水庫,建設者為它取了個浪漫的名字——天鵝湖。不過,從這里起飛的不是優雅的天鵝,而是保衛祖國領空的戰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