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開幕,這些場館背后都有航空人的奮斗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2月06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今晚將舉行開幕式。本屆冬奧會,航空工業各單位參與了多項工程建設、賽事保障等工作。
和小飛俠一起來看看,這些場館的臺前幕后的故事!
北京賽區
位于北京賽區的首都體育館,于1968年建成,是國內第一座人工室內冰場,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曾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將承擔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任務,產生14枚金牌。這是北京冬奧會第一項完工的改擴建競賽場館工程:外觀“修舊如舊”,延續經典;場館內著力打造“最美的冰”,營造更好觀賽體驗。
首都體育館改擴建項目
中航監理承擔了2022年冬奧會工程——首都體育館改擴建項目的工程監理工作。項目實施過程中,中航監理嚴格把控項目質量、安全、進度、投資等工作,切實履行監理職責,實現了項目的提前交付以及零安全事故、零質量事故的目標,以航空人精益求精的敬業態度將首都體育館打造成冬奧會的精品工程。
首都體育館場內
張家口賽區
位于張家口賽區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將承擔北京冬奧會跳臺滑雪、北歐兩項的比賽。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臺滑雪場地,也是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跳臺剖面因與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如意”的S形曲線契合,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
張家口賽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
“雪如意”是全球首個在頂部出發區設置大型懸挑建筑物的跳臺滑雪場館。半懸浮的巨大環形建筑直徑接近80米,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設計,航空工業規劃總院受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委托進行全過程技術咨詢。技術咨詢團隊由全國勘察設計大師、航空工業規劃總院首席專家葛家琪領銜,依靠預應力大跨度鋼結構等關鍵技術,使這個巨大的“腦袋”穩穩地架在山頂之上。
“雪如意”外觀
延慶賽區
提到延慶賽區,那一定要了解一下這條“賽區生命線”!延慶賽區綜合管廊位于北京市延慶區海坨山下,全長7.5公里,垂直海拔高差達500余米,是冬奧會期間延慶賽區造雪用水、生活用水、電力、電信的通道,被稱為包含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內的整個延慶賽區的“生命線”,也是我國首次在山嶺隧道中建設綜合管廊。
延慶賽區綜合管廊竣工測量
綜合管廊的竣工測量工作由航空工業勘察院負責完成。冬奧會期間,延慶賽區所需的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電力、電信及電視轉播信號等將如“血液”般注入賽區。
除了場館方面,在其他保障方面,也有航空人的付出。
延崇高速公路是2022年冬奧會交通保障體系建設重點工程,主線全長114.752公里,保障冬奧會兩賽區快速轉場。航空工業勘察院承擔了延崇高速公路03合同段的勘察任務。由于項目所在地區位于松山國家森林自然保護區,山高谷深,地勢險要,樹木密集,天氣寒冷,施工條件極其艱苦。
延崇高速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互通式立交橋
航空工業勘察院項目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研究不同泥漿配比的成孔護壁工藝,創新地質調查工作方法,順利完成相關地區的勘察任務,為2022年冬奧會貢獻航空力量。
國家速滑館又稱“冰絲帶”,是本屆賽事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主賽區標志性場館。憑借22條高低盤旋、環繞場館的“絲帶”狀曲面玻璃幕墻,每到晚上亮起后,鑲嵌在其中的LED燈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營造流光溢彩的效果,而藍色光影模擬出速滑運動員在賽道疾馳的流動畫面,視覺效果優雅流暢。
在大型國際性賽事中,場館建設對電纜材料選用和物理性能、電氣性能等要求極高。尤其是防火、阻燃性能指標,要求達到了苛刻程度。航空工業寶勝以世界領先的產品技術技能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評價,不僅為“冰絲帶”提供了電力電纜、電氣裝備電纜,還配套服務了智能電纜以及特種防火電纜系列和附件產品,形成了系統化供應。
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坐落在海陀山,雪道的起點位于山巔的2198米處,賽道全長約10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超過900米,是冬奧場館中海拔最高、環境最惡劣、建設難度最大的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比賽場地之一。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國家高山滑雪造雪系統管線施工及設備安裝工程,要求將近50公里特種電纜通過地下敷設方式完成,實現全賽道無架空線路。面對如此惡劣環境而又如此重要的項目,主辦方在產品選型時十分嚴謹。最終,航空工業寶勝產品成功入選,并成為該產品唯一指定的電纜供應商。2019年年底,第一根“冬奧電纜”從寶勝揚州基地啟程,開啟了寶勝精細化保供冬奧會產品的時刻。過程雖然不易,但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寶勝人都熱忱于這份付出和奉獻,不打折扣地履行著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為冬奧保駕護航。
期待冰雪健兒能夠實現新的突破,用優異的成績為祖國增光添彩,我們一起見證冰雪傳奇。
冬奧今日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