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航母作戰,中國已遠超當年蘇聯紅海軍,東風導彈逆襲,全程飽和打擊!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2月09日長期以來,反艦作戰特別是反航母作戰都是我軍建設發展中最為重視的一項作戰任務。除了專注于地面作戰的陸軍,我國海軍、空軍乃至火箭軍都打造了各自領域的反航母殺手锏,擁有了不俗的反艦能力。
隨著近些年新技術的出現、新裝備的服役,它們各自又有了新的發展突破,在海軍、空軍和火箭軍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擁有了一個強大、完善、高效的反航母作戰體系。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中國擁有著目前全球最為強大的反航母作戰能力,領先于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堪稱打遍天下無敵手般的存在,唯一能夠與我們相提并論的,或許只有當初的蘇聯了。
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前,曾經是這個地球上最為熱衷于反航母作戰的國家,也曾經擁有地球上最強大的反航母作戰體系。
當初蘇聯對反航母的認真、執著程度也是喪心病狂的,較現在的中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蘇聯依靠巨額軍費投入、技術投入以及近乎畸形的發展裝備策略,相繼打造了眾多“航母殺手”,其中很多裝備對美航母而言都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迫使美國為了保護航母調整戰術、研發裝備針對性的對抗裝備。
在空中,蘇聯擁有由圖-16中型轟炸機、圖-22M2戰略轟炸機、圖-95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構成的反航母轟炸機群,這些轟炸機均可以攜帶配備核彈頭的Kh-22反艦導彈,具備相當大的威脅,美海軍當初裝備F-14“雄貓”重型艦載機,就是用來遠程攔截蘇聯的反航母轟炸機機群。
在水下,蘇聯打造了當時最大規模的常規潛艇以及攻擊核潛艇部隊,它們使用重型魚雷對航母的威脅先不說,配備潛射反艦導彈的它們,對美航母來說是防不勝防的存在。而專門為反航母打造,可搭載24枚SS-N-19“花崗巖”重型超聲速反艦導彈的“奧斯卡”II級巡航導彈核潛艇更是令美航母夜不能寐的存在。
而在海面上,蘇聯對反航母的追求更為固執瘋狂,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都以“反航母作戰”為己任。“基輔”級航母、“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光榮”級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均大量裝備有重型超聲速反艦導彈,令人不寒而栗。
在當時蘇聯的軍火庫中,擁有“航母殺手”這個頭銜的裝備兩只手都數不過來,這些全方位、多領域的殺手锏,也的確令美海軍以航母為核心的海上艦隊非常忌憚。不得不說,蘇聯的確擁有當時全球最強大的綜合反航母能力。
那么,中國如今的反艦能力超越當初的蘇聯紅海軍了嗎?當然超過了,中國反艦能力已超越蘇聯紅海軍,而且我們的東風導彈實現了技術奇襲。
今天的中國也擁有著和當初蘇聯類似的作戰環境和目標,為此也打造了強大的反航母作戰體系。如果說在10多年前以引俄裝備為核心打造的反航母體系有點言過其實的話,那么今天以國產裝備為核心的反航母作戰體系,已經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存在。
在空中,由蘇-30等重型戰斗機、“飛豹”戰斗轟炸機掛載反艦導彈組成的反艦機隊還只能算是一般般的力量,轟-6J+鷹擊12的新組合才是現在的代表,而轟-6N+空基反航母彈道導彈的組合,是真真正正的殺手锏。
在海面和水下,055、052D新型驅逐艦、新型核潛艇搭載的鷹擊-18系列反艦導彈已經成為艦隊反航母作戰的核心裝備,老舊驅逐艦改裝后搭載的鷹擊-12,也是不容輕視的存在,更別提傳說中的艦基超高音速反艦導彈了。
在陸地,率先突破傳統認知范疇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早已成軍,射程更遠更先進的東風-26反艦型也早已服役,它們兩者徹底改變外界對彈道導彈反艦能力的認知,令中國反航母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緯度。在2019年才公開亮相的東風/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又是一款與眾不同的反航母殺手锏。
在2020年8月,中方在南部海域舉行聯合演習,火箭軍從浙江和青海向南部兩個海域發射了數枚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均命中了移動的海上靶標。這是一次跨時代的彈道導彈實彈打擊演習,標志著我方的反艦彈道導彈已經跨過了理論威懾的階段,世界正式進入反艦彈道導彈的實戰時代。
在去年曝光的西北陸地“航母機動靶標”,足以把美國等西方敵對國家震撼的外焦里嫩。美國的智庫們通過衛星圖找到了解放軍又一新“奇觀”。在荒涼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里,解放軍在陸地上建造了一款可以“旱地行舟”的縮比機動航母靶板。這艘航母靶板長約75米,在6米軌距的超級寬軌特種鐵路上行駛。USNI稱,該航母模擬靶板安裝了各種儀器,用于模擬航母電磁和紅外信號,并且記錄打擊效果。
這次的靶場曝光,標志著我國的反艦彈道導彈已經跨過了理論威懾的階段,世界正式進入反艦彈道導彈的實戰時代,美國的航母沒活路了。以前某些西方專家始終沒有明白,“從來沒有可靠證據表明,中國嘗試用反艦彈道導彈攻擊海上艦艇”的結論有多么井底之蛙。有了如此先進的陸地靶場,中國根本沒必要經常進行外界干擾過多的海上試驗。陸地測試完全就能滿足要求。
這些復雜靶場設施都證明,解放軍宣布具有遠程反航母打擊能力,并不是嘴上說說就完事的,而是發展包括反艦彈道導彈和偵察指揮系統在內的一個龐大的作戰體系,足以威懾那些膽敢靠近中國的美國航母編隊。
中國這套航母打擊系統,現在終于能公開說了。有一年的軍隊特等獎就是這個內容,衛星對海檢測系統,通過電子、光學和雷達星座監控全球19艘大型軍艦。
以空間信息直接支持戰場應用試驗,實現了從空間信息獲取、實時接收、智能處理、信息生成、直至分發到導彈等應用終端平均時間優于XX分鐘的指標。以天基海洋移動艦船探測、定位和跟蹤技術體系與數據處理技術,研制成功衛星海洋艦船探測應用系統,實現了我軍天基信息系統直接支持陸基遠程打擊武器應用的突破。
該系統也是我軍某遠程打擊武器(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和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的高精度目標指示系統。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備海洋監視能力的國家,在掌握全球19艘大型艦船動向,監視全球熱點海域和維護海上通道安全等重大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簡單來說,全球有19艘航母和大型艦艇都處于我軍的監控范圍內,這充分顯示了我們的衛星日常的一個工作狀態。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實際應用表明,該系統對全球19艘大型艦船自動檢測正確率達到了驚人的98%。
這些層出不窮、出人意料的反艦裝備,令中國已經在數量、種類、性能上超越了當初的蘇聯老大哥,成為地球上最為強大的反艦力量。而這支力量,也令美國引以為豪的海上艦隊感到如坐針氈,徹夜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