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鷹”號航母駛向垃圾場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4月15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3月15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海軍中最具標志性的航空母艦之一在以不到一美元的價格被出售后正駛向垃圾場,這無疑表明它的輝煌時代早已過去。
文章稱,不久后,“小鷹”號將只留下一個獨特(有時甚至是動蕩)的故事。它的故事跨越越南戰爭和冷戰的大部分,以及美國國內的社會動蕩和轉型時期。
文章介紹,從上世紀60年代初服役開始,在之后的整個十年間,“小鷹”號一直是美軍在越南海岸附近的中流砥柱。
在那場戰爭中,“小鷹”號參加的最后一次戰斗發生在1972年,但在這最后一次任務中,該航母成為一場種族騷亂的“震中”。
文章稱,在經停菲律賓的港口后,“小鷹”號在越南的部署時間被延長。這導致艦上的緊張氣氛加劇,最終爆發了種族騷亂。那次騷亂是暴力的。“群毆迅速蔓延到整艘航母,黑人和白人在甲板上用拳頭、鎖鏈、扳手和管子互相攻擊。”美國學者、和平活動家戴維·科特賴特在1990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文章認為,“小鷹”號上的騷亂和種族緊張局勢無疑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嚴重的種族不平等。根據海軍當局的一份報告,當時黑人在“小鷹”號4500名艦員中只占不到10%。其348名軍官中只有5名是黑人。
文章表示,美國國會關于這一發生在1972年10月12日至13日的事件的報告稱,這場群毆導致47名水手受傷,“除6到7名黑人外,其他傷者都是白人”。雖然國會的調查促使軍方試圖解決種族不平等問題,但負責調查的小組委員會的報告本身就充滿了歧視性的言辭,這揭示了美國當時的種族偏見有多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