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閃電”防空導彈受青睞 實戰表現遠超“毒刺”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4月15日法國《費加羅報》網站1日發表題為《波蘭“閃電”便攜式防空導彈面對俄軍的米-35和蘇-34表現良好》的文章,作者為馬爾欽·斯坦德拉和瓦夫日涅茨·斯維齊茨基。全文摘編如下:
一架米-24/米-35直升機被一枚導彈擊落的視頻傳遍了世界。這架俄羅斯直升機在離地幾十米高的地方高速飛行時被導彈擊中,之后著火墜毀在地面上,爆炸場面驚人。
網民們想知道擊落這架直升機的是波蘭的“閃電”地對空導彈,還是美國的FIM-92“毒刺”導彈。判斷的天平傾向于前者。主要是發射的高度對其有利。
烏克蘭人很快宣布,3月6日晚在哈爾科夫附近,一架蘇-34戰機被擊落。一名機組人員死亡,另一人被俘。發射“閃電”導彈的操作者獲得了一塊手表作為獎勵。
“閃電”便攜式防空系統因性能優于著名的“毒刺”而受到追捧。俄羅斯飛行員似乎對配備了熱瞄準儀的“閃電”可以在夜間使用而感到不愉快地驚訝。
運往烏克蘭的“閃電”數量尚不清楚。2月初,在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之前,波蘭國防部長馬里烏什·布瓦什恰克就宣布了運送這些導彈。這些導彈最初是給波蘭軍隊制造的。
“閃電”受稱贊并不令人意外:波蘭是一個非常封閉的便攜式短程防空系統生產商俱樂部的成員。
“閃電”導彈是“霹雷”導彈的升級版,后者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生產。
“閃電”和“毒刺”一樣,使用紅外制導,這意味著它們的目標是熱源。
“閃電”導彈的開發始于2010年,起初的目的是實現“霹雷”的更新換代,結果得到了一種潛力明顯更高的產品。
與其最廣泛使用的競爭對手——美國的FIM-92“毒刺”和俄羅斯的“針”——相比,“閃電”屬于更加現代化且數字化的一代武器。
它最顯著的特點是能夠在非常低的高度實施打擊。但它也可以攻擊4千米高度的飛行物體,最大射程6.5千米。這比它的競爭對手更強大。因此,敵方的飛行器需要飛得更高,而在更高處其他防空系統可以發揮作用,這使得利用無人機變得更加困難。
對導彈進行編程也是“閃電”獨一無二的性能。另一項關鍵創新是導彈精確度和探測范圍的提高,這得益于一種新型探測器,主要是冷卻光電二極管。這讓“閃電”能夠探測并瞄準小尺寸物體。“閃電”也可以對抗無人機。
“閃電”還有一個競爭對手沒有的特點:它的保護系統可防止未經授權的人使用它。操作人員必須擁有一種一次性使用的電子鑰匙。電子鑰匙會在使用時被毀,無法用于激活另一個導彈發射器。
一枚“閃電”導彈的價格約為60萬波蘭茲羅提(約合14.2萬美元),比性能較差的“毒刺”導彈還要便宜三分之一。
所以,美國決定購買波蘭“閃電”導彈。合同已在2月份簽署。中東、南美洲和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對“閃電”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