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遙測技術創新中心開放基金申請指南 (2022年度)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4月15日海洋遙測技術創新中心(下稱中心)隸屬于自然資源部,于2012年批準成立,2019年通過自然資源部評估,成為自然資源部創新平臺。中心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和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為依托,聯合航天優勢技術團隊、軍地雙方應用部門,深度融入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研發海洋預警監測設備、應用系統和工程化產品,為提升我國的海洋監測裝備的整體技術水平與業務應用能力提供技術支撐。
為培養優秀科技人才,促進海洋遙感遙測技術領域新思想、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發展,實現先進技術和科技資源共享,吸引和資助國內外優秀學者和科技工作者與本中心開展交流與合作,本中心特設立開放基金,資助有關人員與本中心科研人員合作從事海洋遙感遙測的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
一、2022年度開放基金資助方向
根據本中心的研發方向與國內海洋遙感遙測的技術需求,2022年度重點資助以下研究方向或與其相關的研究領域。
1. 海洋與目標雷達探測一體化技術
2. 多維度光學海洋探測技術
3. 海空無人平臺組網探測技術
4. 海洋環境監測預警與信息服務
二、申請條件
1. 申請人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礎和學術道德;
2. 申請人一般要求具備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或博士學位);不具備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的,須經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同行專家推薦。以下人員不具有申請資格:
(1) 已獲得本中心開放基金資助,但目前尚未結題者;
(2) 曾得到過本中心開放基金資助,但未按任務書要求完成研究任務者,或未按時提交進展、結題報告者。
3. 申請人應能根據本中心開放基金課題管理辦法(附件1)執行項目任務,提交科研成果,及時填寫年度研究進展報告和項目結題報告。
4. 為對接本中心研究方向,申請人必須聯系一位研究方向相近相關或互補、中級及以上職稱的中心固定人員作為合作者,并與該科研團隊開展合作研究,申請書中須有明確的合作研究計劃。
5. 本中心開放基金研究周期為兩年。
6. 申請人必須認真填寫中心《自然資源部海洋遙測技術創新中心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書》,非標準格式的申請不予受理。申請書要求學術思想新穎,立論根據充分,研究目標明確,研究內容具體,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合理、可行,在近期可取得一定進展。
三、資助強度與考核指標
1. 2022年度,擬資助開放基金課題4~5項,資助額度為5萬元。自2022年6月起開始實施,執行期兩年。
2. 開放基金至少發表1篇SCI論文,并標注本中心資助。
3. 項目執行期間到中心開展至少1次學術交流活動。
四、申請時間及相關事宜
1. 申請人可以在“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網站(http://www.fio.org.cn/),下載《自然資源部海洋遙測技術創新中心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書》(附件2)。并按規定的格式,認真、如實填寫《自然資源部海洋遙測技術創新中心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書》。申請人所在單位領導在申請書上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2. 所有申請人均須報送電子版申請書和蓋章簽字紙質版申請書原件(雙面打印,一式三份),電子申請書和紙質申請書的內容必須一致。
3. 申請截止時間:2022年5月10日,以申請書寄出日期為準。
五、基金申請聯系地址和聯系人
聯系人:張晰
地 址:山東省青島市仙霞嶺路6號,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郵編:266061
電 話:0532-88967761
E-mail:otic@fio.org.cn
自然資源部海洋遙測技術創新中心
2022年4月14日
來源: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