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捆绑调教,校园春色 小说,他将头埋进双腿间吮小核日本

算打臉嗎?俄軍未來坦克T-14年年亮相閱兵,一線部隊卻還用T-72?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5月12日
圖片


目前是2022年5月10日午后(基輔時間5月10日清晨),俄烏軍事沖突已爆發75天。昨天,俄軍在頓巴斯北翼方向繼續實施戰術突破。根據西方衛星圖片拍攝到的畫面顯示,俄軍近坦90師編內部隊繼5月7日,在塞弗爾斯克以北、北頓涅茨克河上架設浮橋失敗后,改為在塞弗爾斯克以東數十千米的比洛戈里夫卡架設浮橋。

圖片
圖片
作為對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進行合圍作戰的一個重要步驟,俄軍近日成功在比洛戈里夫卡架起浮橋。根據最新未經證實的報道,大批俄軍重裝部隊已經通過浮橋進入比洛戈里夫卡。

該行動達成了巨大的戰術突然性,由于烏軍在比洛戈里夫卡防御薄弱,在尚未反應過來前,該城據稱已被俄軍奪取。大量的俄軍摩步編隊開始渡過北頓涅茨克河,只要再往前前進十余千米,即可切斷整個北頓涅茨克城市群的后撤通道。因此,咱們預計本月下旬完成的北頓包圍圈,可能會提前完成。

先進裝備為何不使用?

不過,從昨天到今天,大家討論的最為熱烈的,還是昨天上午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7周年盛大閱兵式。目前看來,大家討論得比較多的,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

圖片
BMP-4(庫爾干人-25)步兵戰車

一是認為俄軍的陸戰裝備“了無新意”,每年就是那些東西。比如T-14“阿瑪塔”和T-90M“懸崖”主戰坦克,BMP-4“庫爾干人”步兵戰車,K-17“回旋鏢”步兵戰車等,都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了;

二是認為俄軍的這些主戰裝備,其實性能尚可,但是性能這么好的東西,為啥不拿到烏克蘭戰場上用一用?目前在烏克蘭戰場上,俄軍的主要作戰裝備,還是T-72B3/B3M和BMP-2/3的組合。這么多主戰裝備,裝備數量這么少也不用,是“閱兵裝備”還是經費被貪污了?

圖片

那么,俄軍在閱兵式上亮相的這些裝備,是否真的是“閱兵裝備”、所以才沒有拉到烏克蘭戰場上?俄軍之所以沒有裝備這些東西,是因為“經費被貪污了”嗎?我覺得,秉持這種觀點的人,對部隊的裝備建設規律基本上沒啥了解。

圖片
圖片
T-14“阿瑪塔”主戰坦克

對于一型主戰裝備來說,從“設計圖紙”到“戰場運用”,中間需要經過多個環節:

總體單位形成設計圖后,需要形成工藝圖紙并發往制造廠家;

制造廠家校對圖紙后,從分系統制造,到部裝再到總裝,造出第一臺原型車;

原型車經過廠家調試后,交付給部隊進行行駛試驗,并循序漸進對動力、行走、傳動、火控、炮控等分系統實施試驗;

分系統試驗和全系統綜合試車結束后,由定型委員會頒發定型證書,意味著該型主戰裝備通過了國家試驗;

圖片

隨后技術狀態凍結并發往總裝廠,總裝廠按照既有技術狀態開始批產裝備,并根據技術進步調整技術狀態、發展改型,調整狀態后需要二級定型;

在試驗和批產的同時,部隊開始安排人員跟班學習,全程參與試驗,甚至少量裝備試驗裝備,摸索戰術運用教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領先試用”;

等到裝備真正定型、開始批量裝備戰斗部隊之后,部隊隨即轉入戰斗力生成環節,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IOC、FOC之類,等到全部形成戰斗力,才能正式投入戰場參戰。

圖片

就比如著名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該型主戰坦克盡管在2015年的紅場閱兵式上就出現了,但此時它甚至還停留在原型車狀態,剛剛完成廠家調試、交付到部隊手里進行進一步測試,對整車的測試一直持續到現在。根據俄軍的最新消息,“阿瑪塔”主戰坦克也許要等到2022年底,才能完成國家試驗,首個坦克營估計要到明后年才能初步形成戰斗力。

圖片
K-17“回旋鏢”輪式裝甲車

而BMP-4“庫爾干人”、K-17“回旋鏢”也是如此,目前都處于國家測試狀態,別說形成戰斗力了,連正式批產都還沒有開始,估計整建制形成戰斗力可能要等到2025年左右了,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試驗性的裝備、還沒有完成國家測試的新型裝備,沒有任何可能拉到戰場上實戰。

圖片
T-90M主戰坦克

而T-90M型主戰坦克,該型主戰坦克的國家測試已經完成,在2020年開始裝備部隊,首批裝備給了近坦1集編內摩步27旅、近摩2師各1個營,估計裝備數量在60輛左右,該型主戰坦克盡管在烏克蘭戰場上已經有了實戰記錄,還有了被摧毀的記錄。

圖片
圖片
5月4日被摧毀的俄軍T-90M“突破”主戰坦克疑似位于舊薩爾季夫(50.095751N, 36.778242E)(圖源:河婆Jason007)

但我認為,該型主戰裝備,其實還處于比較早期的“種子教員”模式,首先給一個營改裝,通過充分使用培訓種子教員,然后逐步給各部隊鋪開改裝,這種類型的部隊拉到戰場上當然可以,但是,似乎更好的兵力運用方式是“以戰代練”,戰的目的是摸索更好的使用方案,而非單純的參戰。

俄軍的“應急作戰”思路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那這說到底,俄軍不還是沒搓出來足夠的先進裝備投入到烏克蘭戰場上嗎?T-14、T-90M、BMP-4和K-17這種東西,加起來一共不也就一二百輛嗎?我認為,這主要的因素,就在于,俄軍這么些年來,尤其是紹伊古軍改之后,軍備建設的核心思路就不是維持現有裝備、等著這些先進裝備出來之后再大批裝備。而是我們非常熟悉、在1996年到2006年長期執行、之前咱們也提過很多次的思路,沒錯四個字:“應急作戰”。

圖片
BMP-3步兵戰車

為此,俄軍從2013年開始,我們可以看到,對陸戰裝備實施的大規模升級改進,都是在現有的、甚至是儲備裝備的基礎上,結合了部分先進技術,做的有限升級,大部分批產的裝備,以成熟可靠、便于生產、可以快速形成戰斗力為裝備思路。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俄軍對T-72B3/B3M和BMP-3的態度,前者可以用現役的T-72BA或者儲備的T-72B實施改進,后者則是冷戰結束前的蘇聯裝備,只不過還沒有展開大規模批產蘇聯就解體了。

圖片
T-72B3主戰坦克

為此,俄軍在2013年到2015年,裝備了550輛左右的T-72B3,又在2016年到2021年間,裝備了850輛以上的T-72B3-orb2017和T-72B3M型,再加上給中亞和白俄羅斯改進的T-72B3型,俄軍10年間大概制造了1800輛以上的T-72B3型;

圖片

BMP-3也是如此,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在2015年簽署的訂貨合同,俄軍在2017年收到了200輛全新的BMP-3,隨后以每年100輛以上的速度接裝,截至2021年俄軍已經裝備了600輛以上的BMP-3。

圖片

而這些以每年100到200輛速度快速批產,快速形成戰斗力,裝備性能也不錯的T-72B3和BMP-3型,在今年的俄烏軍事沖突中,已經成為了俄軍部隊的中堅力量。比如T-72B3型,其戰斗力遠遠好于還處于裝備初級階段的T-80BVM和一直被俄軍輕視的T-90A;又比如BMP-3型,盡管它的2A70型100毫米低壓線膛炮和2A72型30毫米機關炮的組合,之前飽受爭議,但沒想到在實戰中這一火力組合,在對野戰筑壘工事和城市高房建筑火力點的攻擊中廣受好評。

圖片

試想,如果在2013年的節點上,俄軍認為可以等著T-90M、T-14、BMP-4之類的裝備成熟之后,再鋪開裝備,現有部隊先湊合著用T-72BA、T-90A和BMP-2,可想而知目前的烏克蘭沖突會是怎樣的結果。俄軍部隊裝備的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甚至會出現相比烏克蘭的主戰裝備都不占優勢的情況。

圖片

恰恰是俄軍的“應急作戰”思想,優先確保了一些不算太先進、但成熟可靠、可以大批生產、生產出來就能快速形成戰斗力的裝備能夠列裝部隊,才保證了俄軍在烏克蘭沖突中,有足夠的、先進性也不錯的裝備可用,當然,裝備的蛋糕就這么大,切給應急作戰的裝備太多,留給先進裝備的空間就太少。

圖片

不過,作為全軍秉持的裝備思路,到底是“應急作戰”當先,還是“先進裝備”當先,本來就是一個需要取舍的問題。要知道我們當年在“應急作戰中”,還批產了一部分053H3,甚至連殲-7G和殲-7L,陸軍的ZTZ-96等都是應急作戰的產物。俄軍之所以會如此選擇,我只能說,俄軍也許早在2014年到2016年,就開始為今天的烏克蘭沖突,在裝備上默默準備了。

圖片

最后,其實此次紅場閱兵式上不少主戰裝備,也并非完全是“閱兵裝備”,有很多東西在烏克蘭已經有了成功的運用,比如2S19M2型自行榴彈炮,比如山毛櫸-M2型野戰防空系統,比如S-400防空系統等,要說俄軍在此次紅場大閱兵上拉出來的全是閱兵裝備,想必這些裝備是不會同意的。

圖片

最后,還有一些裝備,估計更多的人不太敢看到它作為實戰裝備在戰場上出現。比如此次又是壓軸出場的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真要輪到它脫離了閱兵場,在實戰戰場上出現,那估計人類文明也就到了該終結的時候了。所以,對于這種閱兵裝備,咱們只有一句話要說:它還是老老實實地呆在閱兵場上,千萬別到戰場上來。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县| 瓦房店市| 凤庆县| 美姑县| 安陆市| 福州市| 临安市| 安顺市| 永安市| 崇信县| 莱州市| 视频| 潍坊市| 钟祥市| 云阳县| 曲阳县| 大同县| 五莲县| 新龙县| 扎兰屯市| 大悟县| 洪江市| 云龙县| 保山市| 威宁| 兴安盟| 盘山县| 高淳县| 禹州市| 连平县| 城口县| 内黄县| 林州市| 临海市| 阿城市| 嵊州市| 铜山县| 唐海县| 峨山| 肥西县|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