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導彈海上試射搶先看!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6月14日昨晚播出的《新聞聯播》
報道了一支海軍部隊
他們的專業是追蹤導彈
在海天之間追蹤導彈
他們是海軍導彈測控兵
從設計研發到正式列裝部隊
導彈要經過多次試驗性發射
通過試驗數據反復調整校正
直至符合作戰技術指標后
才能設計定型、列裝部隊
海軍某試驗訓練區某測控總站
就負責精準測控
參試導彈的技術參數
幾十年來
他們在方寸屏幕中
完成上千次測控任務
導彈發射之后
留給測控兵的捕獲時間
只有十幾秒甚至幾秒鐘
一不留神就可能目標丟失
而這樣的任務不容有失
因為每一次發射
每一次捕獲目標
都有可能創造歷史
跟蹤測量導彈千余枚
裝備定型離不開他們
幾十年如一日
這支測控團隊高質量完成
試驗航區空中和海上目標
內外彈道數據獲取
安全控制及態勢信息監測任務
累計跟蹤測量導彈千余枚
年均執行外場動態試驗任務
多達300個試驗日以上
這支部隊的官兵驕傲地說:
“海軍所有的常規導彈
和部分戰略導彈
試驗任務的一手數據
都是我們拿下的
每次看閱兵
經過天安門廣場的海軍武器
都覺得特別驕傲”
各型導彈不斷“上新”
測試裝備也更新換代
近年來
一批批新型導彈
在海上靶場開展試驗任務
面對新使命新要求
這支部隊實現了測控裝備
由單一功能到系統集成
測控對象從單一目標到多個批次
測控范圍由幾十公里到上千公里
測控條件從典型氣象到全天候的
歷史性跨越
海軍某試驗訓練區
雷達測量站站長彭亮表示
“我們剛剛摸清了
一種新型被試武器的跟蹤特性
馬上就會有另一種
更新型的武器被研發出來
等待著我們去測試
我們始終保持著緊迫感
接力棒已經交到了
我們這一代青年官兵手里
在人民海軍從淺藍走向深藍
這一歷史進程中
我們一定會竭盡所能”
為裝備戰斗力生成
保駕護航
致敬海軍導彈測控兵
總臺記者丨張偉 李昊 梅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