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鐵束”激光防御系統應用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7月29日2022年3月,測試中的“鐵束”激光防御系統
前言:2022年3月,以色列國防部宣布其“鐵束”(Iron Beam)激光防御系統試射成功,該系統由以色列拉斐爾高級防御系統公司(RAFAEL)開發,使用激光束打擊來襲目標,能夠攔截無人機、火箭、迫擊炮和反坦克導彈。據以色列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稱,該系統的單次攔截成本僅需3.5美元。
在過去十年中,以色列嚴重依賴“鐵穹”導彈防御系統攔截敵對力量從加沙等地發射的火箭彈。據統計,“鐵穹”系統為以色列攔截了超過2500個目標,攔截成功率高于90%。雖然“鐵穹”系統堪稱以色列防空系統的支柱,但該系統也有缺點。
一方面是“鐵穹”系統運行成本很高。通常,武裝分子向以色列發射的火箭彈生產成本只有幾千美元,而“鐵穹”系統發射的每發“塔米爾”攔截導彈成本為幾萬美元,以色列需要在經濟上扭轉局面。
另一方面是“鐵穹”系統面對集群戰術的不足。多年來,加沙的武裝分子已經發現如何利用該缺點從更近的位置進行飽和式打擊,從而壓倒該系統的能力。據信,自2006年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交戰以來,真主黨已經積累了約130000枚火箭、導彈以及迫擊炮彈。以色列軍方認為這些武器可能在未來的戰爭中用于對付自己,分析人員預計真主黨可能嘗試通過飽和打擊壓倒以色列的導彈防御系統。而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圣戰組織也被認為擁有數千枚火箭彈和迫擊炮彈。伊朗也越來越多的使用無人機進行襲擊。針對以上威脅,以色列有必要增強其導彈防御能力。
“鐵穹”系統攔截哈馬斯發射的火箭彈
1995年,美國和以色列的一個聯合項目生產了Nautilus戰術高能激光器(THEL)。該系統在試射中成功擊落了28枚喀秋莎火箭和其他炮彈,但由于其昂貴的維護成本和對大氣條件的敏感性,最終被認為無法使用。Nautilus項目在幾年后被取消,但創建有效激光束系統的目標仍然是以色列國防軍(IDF)的一項關鍵任務。
2014年2月11日,以色列在新加坡航展中首次亮相了“鐵束”激光防御系統。
2018年12月,以色列《環球報》報道稱,以色列前國防部長阿維格多·利伯曼已下令國防部大力投資激光技術,以加快生產原型機。
位于拉斐爾試驗場的“鐵束”激光防御系統。
2022年4月,以色列國防部表示,其正在開發的激光防空系統在3月的第一批測試中成功擊落了無人機、火箭、迫擊炮和反坦克導彈。
2022年3月,以色列南部上空,“鐵束”激光防御系統攔截了一個目標
“鐵束”系統由一個防空雷達、一個指揮控制單元和兩個高能激光系統組成。據美國《國家利益》網報道,“鐵束”系統的射程可達7公里,并在接觸后4秒內摧毀目標。此外,它與許多雷達兼容,并且可以安裝在各種車輛上。
2022年6月1日,以色列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詢問“鐵束”系統最新信息
以色列目前擁有多層防空系統,由短程“鐵穹”系統,中程“大衛投石索”以及遠程“箭-2”、“箭-3”、“愛國者系統”組成。“鐵束”系統將作為以色列多層防空系統的補充,但同時也可作為獨立系統發揮作用。與“鐵穹”的超高攔截成本相比,“鐵束”每次攔截成本僅3.5美元。此外,“鐵束”的低成本使以色列國防軍能夠大量部署該系統,以應對敵對力量的飽和式攻擊。
2022年4月15日,以色列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發推稱,“鐵束”系統每次攔截成本僅3.5美元
“鐵束”系統的缺點是在能見度低的時候不能很好地工作,包括厚云層或其他惡劣天氣。出于這個原因,以色列國防部研發局與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Elbit Systems)正在共同開發一種機載激光器。這將有助于通過將系統置于云層之上來解決這一限制。2021年6月,以色列國防部研發局、埃爾比特系統公司、以色列空軍及其導彈測試部隊協調進行了該系統的初步測試。該機載激光器在測試中通過自主檢測和跟蹤系統成功擊落了一公里外的無人機。該機載激光器的研發負責人Rotem表示,該系統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該系統的研發旨在進行防御,未來也可用作戰斗機的進攻性武器。
在2021年6月的測試中,機載激光武器系統在無人機上燒了一個洞
小結:“鐵束”系統的研發部門最初計劃在2024年之前部署該系統,但在以色列軍方的推動下,以色列計劃在2023年開始部署該系統。2022年6月29日,以色列i24news網報道稱,以色列將在2022年7月中旬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期間尋求美國許可,將“鐵束”激光防御系統出售給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