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式彈道導彈亮相!搭配火箭炮模塊,可對目標實施精準打擊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8月10日【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
作為我軍陸軍的主力,我軍裝備的各式火箭炮現在可以說是我國陸軍發動遠程戰術級別作戰行動的中流砥柱。的確,我軍現役的各種遠火都具備了一定的遠程制導能力,其作戰精度或許已經和中早期的彈道導彈相當,尤其是在我們的PHL-191遠火多次亮相后,我軍實際上已經具備了讓火箭炮“導彈化”的能力。
當然,最近的俄烏沖突也印證了我軍發展火箭炮這類遠程支援型武器的重要性,而就在這幾天,由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局勢比較嚴峻,我國公開的一組武器發射畫面就讓人覺得非常的耐人尋味了,在公布的軍演圖像中,我們可以發現一組火箭炮發射的畫面,而這個火箭炮的發射箱左側卻安裝了一個口徑相對較大的發射端口。
▲東部戰區公布的新式彈道導彈,它可以搭配我軍的PHL-191遠火使用,可以讓我軍的火箭炮不局限于范圍式攻擊,對于敵軍的重要目標也可以做到精準化“點穴式”攻擊
結合之前在珠海航展上公布的AR3可以發射短程彈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來看,從此次公開的畫面來看,我軍目前大概率也裝備了同類可發射短程彈道導彈的遠火系統,因此,對于我軍而言,此次官媒公布的這組火箭炮+彈道導彈的發射畫面很有可能就可以表明,我軍現在或已經裝備了一款可用于火力支援的短程彈道導彈。
同樣,結合其他國家使用的短程彈道導彈來看,我軍裝備這款可以和火箭炮模塊通用的彈道導彈或許就和俄軍使用的“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類似,屬于戰術級作戰行動的遠程攻擊型武器,應該屬于在相對短程的距離內,對敵軍的重要目標如前線指揮所這類目標進行精準的打擊。
▲作為一款將“武器裝備模塊化”作戰思路貫徹落實的裝備,我們軍企早就推出了可以發射彈道導彈的外貿版AR3火箭炮,所以理論上短程彈道導彈兼容火箭炮系統的作戰技術我國的軍企已經掌握得非常完備了
同樣,考慮到它是配合我軍的遠火使用的,而我軍的遠火射程都在300公里左右,因此,對于我軍新裝備的這款可以和遠火搭配使用的彈道導彈而言,它的射程估計也在30至500公里左右,所以,在我國東南沿海區域,如果我軍在沿海大量部署這類導彈的話,一旦我們臺海地區“有事發生”,我們陸軍的戰術支援精準型火力便可以快速跟進。
不難看出,作為一款相對短程的制導武器,其實這款搭配我軍現役火箭炮使用的短程彈道導彈可以說是“東風快遞”的射程補充,畢竟對于我軍現役的東風-26以及東風-21系列來說,它們的射程都在千公里左右,在較近的沿海地區反而很難發揮其射程優勢,而且在戰時,我軍“東風快遞”有或許還需要面對域外國家的航母作戰編隊。
▲以美式10萬噸核動力航母為核心的艦船作戰群依然是我軍不可忽視的作戰力量,所以在近海海域,我們需要著重對付這類可以對我國海防安全產生重大影響的勁敵
因此,考慮到域外國家10萬噸級航母戰斗群的綜合作戰威力,我們的“東風快遞”在戰時應該還是以反艦作戰任務為主,畢竟我國目前的海軍綜合實力和世界最強海軍的實力還有較大的差距,在戰時,我們需要用東風反艦體系+常規航母作戰編隊的雙反制形式或許才能對敵對方的航母編隊產生有效的制衡。
而我軍裝備的老式彈道導彈,如上個世紀90年代形成穩定戰斗力的東風-15系列,由于其技術指標相對落后,它現在相對比較容易被海峽對面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攔截,在戰時,我軍裝備的老式彈道導彈或許更多的是對敵軍的防空系統起一個帶有“占據”性質的消耗作用,以飽和打擊的態勢讓其無法跟進其他的作戰目標。
▲我軍在進行遠程火力攻擊的時候,對岸裝備的“愛國者”防空導彈也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一項強勢防空力量
所以,在這個時候,對于一些離我們較近的陸地目標而言,“招待”這些敵對目標,或許就需要我們這款可以裝備彈道導彈的火箭炮“出手”了。畢竟它結合了火箭炮和彈道導彈的雙重優勢,也就是說,它既可以對敵軍展開相對精準的范圍式攻擊,也可以對敵軍展開點對點的“斬首式”攻擊。
▲類似東風-15這類老式彈道導彈,在戰時更多的是起一個補充我軍遠程投送火力的作用
由此可見,對于一些敵對方的陸地目標而言,我軍的這款可以發射彈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的作戰全面性恐怕會非常之高,它可以做到對敵方重要作戰目標或者戰場陣地做到精準的火力覆蓋,對敵軍實現精準化的“團滅”,對于我軍而言,如果未來我們臺海地區發生變故,它將是支援我們登陸部隊最為強勢的遠程火力投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