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丨新型導彈方陣鑄就大國長劍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8月10日火箭軍聚焦備戰打仗加速推動戰略能力提升
新型導彈方陣鑄就大國長劍
導彈突擊。作者提供
解放軍報訊 記者魏兵、特約記者李兵峰報道:山谷縱深,某常規導彈部隊悄然列陣,進行跨晝夜火力突擊演練;大漠蒼茫,某戰略導彈部隊縱橫馳騁,展開極限條件下發射訓練;密林深處,某巡航導彈部隊逶迤穿行,實施多課目連貫作業……不同的經緯坐標、不同的彈道軌跡,勾勒出火箭軍部隊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礪劍圖”,展示出新型大國長劍的能力維度。強軍10年,火箭軍武器裝備換代升級,戰斗力建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高瞻遠矚,親自籌劃推動戰略力量建設,擘畫火箭軍發展新藍圖。從第二炮兵到火箭軍的跨越轉型,從“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殷切囑托到“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的鏗鏘號令……火箭軍廣大官兵聽令景從,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和“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核心標準要求,加快提升戰略打擊能力,向著建設世界一流戰略軍種目標邁進。
新時代的壯闊閱兵場,見證著導彈方陣轉型發展的鏗鏘步伐。2015年勝利日大閱兵,昂首而行的導彈方陣中,半數以上首次亮相閱兵場;2017年朱日和沙場閱兵,歷經實戰化淬煉的5型導彈組成戰略打擊群,以威武陣容展現戰略軍種的強軍風采;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東風-17、長劍-100、東風-41導彈首次揭開“神秘面紗”,盡顯“王牌”“底牌”的強大戰略制衡能力。
強國必須強軍,強軍必須利器。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強大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新型導彈不斷入列,“東風家族”人丁興旺。火箭軍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備、型號配套、射程銜接、打擊效能多樣的作戰力量體系。無論是精打尖刀,還是戰略利器,綜合性能越來越穩定、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抗干擾能力越來越強、毀傷威力越來越大。
走進一支支老牌導彈勁旅,踏訪強軍興軍春風催生的新銳之師,重塑重構的武器裝備體系正推動建設模式、指揮樣式、訓練方式發生新變化。火箭軍導彈旅長競賽考核,一旅一卷,直指戰場。火箭軍系列演訓活動不斷“擴容升級”,一支支導彈勁旅淬火歷練,一批批“大國劍法”接連出爐。中國戰略鐵拳越攥越緊、越來越硬。
“點火!”火熱演兵場上,隨著一名年輕號手按下發射按鈕,長劍騰飛、直上重霄,劃出一條絢麗彈道。闊步新時代,從“固定發射”到“機動發射”,從“擇機發射”到“隨機發射”,從“實彈發射”到“實戰發射”,新型導彈方陣那一道道轍印、一聲聲巨響,正是火箭軍官兵用實際行動奮力書寫的強軍答卷。
短評
國之重器 使命必達
■魏 兵
“大國長劍”,用時則飛起而克伐,不用之時則作龍虎之吟。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火箭軍的建設發展,始終連著黨和國家的大戰略,在國家政治、外交、軍事斗爭全局中,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12月31日,習主席親自向火箭軍授予軍旗并致訓詞,開啟了火箭軍建設發展新的偉大征程。2016年9月26日,習主席視察火箭軍機關,鮮明提出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擘畫了新形勢下火箭軍建設發展的宏偉藍圖。火箭軍部隊牢記習主席教誨和重托,拼搏奮進,闊步前行,譜寫了加快戰略能力建設的嶄新篇章。
當前,國際局勢風云變幻,我國安全面臨巨大風險和挑戰,提升戰略能力的要求顯得尤為緊迫。只有牢牢把握火箭軍的職能定位和使命任務,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擔當,不斷進行能力素質的重塑和超越自我的轉型,扎扎實實把戰略能力搞上去,才能在關鍵之時發揮一錘定音的戰略重拳作用。
國之重器,使命必達。隨著火箭軍武器裝備換代升級,導彈家族更大了、威力更強了,機動更快了、戰法更多了……戰略導彈部隊由“兵”變“軍”以來,處處呈現蓬勃向上之勢。新時代的火箭軍將士,踏著催征的戰鼓,以生龍活虎的練兵氣象、引而待發的備戰姿態,時刻等待著黨和人民的出征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