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七院7304廠改進工藝節約成本提升產能記
軍工資源網 2022年09月06日“我這輩子都沒干過這么‘富余’的活。”提起名為外罩的產品,航天科技集團七院7304廠制造車間鉗工班班長唐承毅至今心里仍不是滋味。
外罩是該廠承攬的重要市場協作產品,今年交付數量突增近5倍。市場份額增加了,為何唐承毅會心里不是滋味呢?
原來,以往生產外罩時,工人都是按相對富足的尺寸下料,再由車工將材料“削”至直徑為401毫米的圓形。而加工所剩的余料在該廠就再無用武之地了,只能報廢,特別可惜。
一次,唐承毅突發奇想,如果在下料時將材料直接切割成邊長為401毫米的正方形,那么每張材料就能比以前多生產7件。工藝主管唐小虎分析后發現,只要解決車工裁圓困難、精準控制下料尺寸、產品拉伸質量等問題,就能讓“奇想”照進現實。
創新想法有了,支持條件也到位。今年該車間設立了“快創快獎”專項獎,對員工創新攻關給予全方位支持。
說干就干,唐承毅、唐小虎趕緊拉上車工賀勇,開始了攻關。拉伸質量這一關鍵問題成為首個攻關對象。唐小虎說:“雖然正方形和圓形直徑一樣,但將正方形‘變’圓的過程中,正方形的4條邊與圓邊越是接近相交點,就越容易產生缺‘一截’的質量隱患。”為此,攻關小組反復驗證對比,發現只要將易缺料部位放置在模具的頂桿位置,就能消除缺料隱患。最難的一步邁出了,其他技術難點也很快迎刃而解。
車間為本次技術創新算了一筆賬,今年板料能少用133張,至少節約4.6萬元。“這次創新節約資金數額雖不算大,但體現出職工千方百計挖潛增效的態度。長期堅持,積少成多,‘金點子’就一定會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車間主任姚樑超說。(楊凱 李有緒 肖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