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這十年:中國力量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0月14日2012年11月,殲15艦載戰斗機首次著艦成功;
2013年1月,運20首飛成功;
2016年11月,殲20首次公開亮相;
2018年10月,AG600水上首飛成功;
2018年11月,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驚艷中國航展;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直20首次在公眾前亮相;
2021年7月1日,71架軍機飛越天安門,致敬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2022年8月,AC352成功取證;
……
這十年,我們的飛機交裝越來越多,飛得越來越遠,表現越來越好。十年爭當排頭兵,奮發有為。十載勇作主力軍,春華秋實。近日,航空工業特別推出喜迎黨的二十大專題片:《航空工業這十年》。
航空工業這十年:中國力量
2021年7月1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由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6型71架戰機組成空中梯隊,護衛黨旗,懸掛慶祝標語,馭風飛越廣場上空,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這是新時代國防力量空中作戰新質能力和強大實力的精彩亮相,更是黨領導下的新中國航空工業歷史性成就的集中展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航空工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全局,親自擘畫航空工業發展藍圖,開啟了航空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
航空工業聚焦主責主業,踐行強軍使命,航空武器裝備形成體系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格局,有力支撐新時代強軍目標建設。
主戰裝備跨入“20時代”。以殲20隱身戰斗機、運20大型運輸機、直20直升機為代表的“20系列”裝備,成為新時代大國強軍的新名片。
航空工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研制速度不斷突破,大大加快了國防力量由單純防御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助力人民軍隊逐步實現以空固土、以空強海的華麗轉身。我們的航空武器裝備已經達到系列化、多譜系自主研制的國際先進水平。
軍威飛揚,縱橫四海。人民空軍警巡東海、戰巡南海、前出西太、繞島巡航,飛出新航線、覆蓋新區域。
多款新型戰機,投入新時代練兵備戰,加快推進空天戰略打擊能力、戰略預警能力、空天防御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建設;艦載戰斗機隨航母編隊,前出第一島鏈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飛豹”多批次掛載實彈,飛赴演習海域實施打擊行動;運油20轟然起航,守護主力戰機奔赴遠海大洋;支撐空軍不斷拓展新航跡,邁向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支撐海軍實現空海協同,邁向近海防御、遠海護衛;支撐陸軍空中力量快速建設,邁向機動作戰、立體攻防。
“我們中國人研發新戰機的腳步從未停歇,我們在進步,對手也在變化。我們不能也不會躺在殲20、運20、直20的功勞簿上,還要研發出更好、更先進的戰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全力增強先進航空裝備的研制生產和保障能力,全力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為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