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基高功率微波武器將邁向實戰化應用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0月26日中國航空報訊:今年6~7月,美國海軍和空軍研究實驗室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中國湖海軍航空站對新型高功率微波導彈——高功率聯合電磁非動能打擊武器(HiJENKS)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測試。該武器未來可集成到航母系統上,可對重要戰略目標進行先遣電磁打擊,對奪取戰場制電磁權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情況高功率聯合電磁非動能打擊武器(HiJENKS)是由美國海軍領導、由空軍研究實驗室定向能部牽頭,旨在研發可集成在巡航導彈、飛機武器吊艙或無人機等平臺的空基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統。該武器系統通過微波技術禁用敵方電子系統,能夠破壞、降級或摧毀陸基C4I、艦載C4I系統,增強電子戰和網絡作戰能力。具有非動能、低附帶傷害等特點??哲娧芯繉嶒炇腋吖β孰姶挪控撠熑薐effry Heggemeier表示,目前還未給該武器指定平臺。據推測,該武器可能將搭載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的AGM-158B“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增程型”(JASSM-ER)中,該型導彈可晝夜全天候自主作戰,具備隱身性能。
研發背景高功率聯合電磁非動能打擊武器(HiJENKS)項目是基于反電子設備高功率微波先進導彈項目(CHAMP)發展而來的,后者的高功率微波武器集成在常規型AGM-86空射巡航導彈中,搭載在B-52H戰略轟炸機上。CHAMP首次成功實現了高功率微波技術與航空飛行器技術的結合,特別是首次解決了脈沖功率裝置的小型化、高功率微波天線設計、緊湊型高功率微波源以及導彈的自防護等關鍵技術。與反電子設備高功率微波先進導彈相比,高功率聯合電磁非動能打擊武器的高功率微波有效載荷尺寸、重量和功耗更小,相對更容易集成到B-52H以外的平臺上。該項目為期5年,于2022財年完成。
應用分析從目前來看,預測高功率聯合電磁非動能打擊武器將會對以下幾類目標形成潛在威脅。
第一,航母戰斗群。一般來講,航母戰斗群的防御范圍約在500千米左右,而巡航導彈的作戰半徑可達到數千千米,且巡航導彈雷達散射面小,突防能力強,利用該武器對航母戰斗群進行電磁攻擊,可對其指揮控制與雷達系統進行干擾破壞,為后續的火力打擊贏得戰略時間。
第二,地面衛星指揮通信與預警雷達陣地。地面衛星指揮通信與大型預警雷達系統在現代戰爭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一般都是由前端的天線與后端的計算機處理系統組成,且分布在數千米的范圍內。憑借巡航導彈的突防能力進入作戰范圍后,通過該武器的多次不連續電磁打擊,可對一定范圍內的衛星接收站與預警雷達形成干擾,嚴重時會對后臺的網絡及計算機構成干擾,造成網絡阻塞、丟包、數據錯誤、計算機重啟等現象,數據及指令無法正確收發,影響系統正常工作,從而為后續的打擊提供戰略時機。
結束語美國國防部從2014年底開始推行第三次“抵消戰略”,其目的是確保對中俄等競爭對手的威懾和制勝能力。美軍認為其主要競爭對手的一體化防空系統對其現役空中裝備威脅極大。在此背景下,高功率微波導彈對美國的全新作戰概念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和實戰意義。
首先,高功率微波導彈技術能夠對電子信息系統造成擾亂、降級等效應,通過實施突防可影響一定范圍內的關鍵指揮通主與雷達設施的作戰效能,從而為后續進攻提供戰略作戰時機,這種作戰模式對一體化防空體系形成了巨大挑戰。
其次,高功率微波導彈技術在現代戰爭中具有高效費比的作戰優勢,并已達到較高的技術成熟度,有望在一段時間內轉化為戰斗力。在美國國防預算受限背景下,美軍無法通過高端裝備大規模的更新換代來解決問題,必須尋求更為經濟有效的途徑。而該武器系統作為一種低成本、高效能的裝備,有潛力實現在強對抗環境中對對手形成壓倒性軍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