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巴斯德所等開發出快速診斷猴痘病毒感染的新型檢測方法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0月27日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Nicolas Berthet、王頌基等在viruses上發表了題為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se-Bas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s (RPA/RAA)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Monkeypox Virus的研究論文,介紹了他們開發的三種快速診斷檢測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的方法。這些檢測方法可在20至30分鐘內產生可靠的熒光或橫向流動結果,并可直接通過肉眼觀察判斷結果。這些檢測方法與目前用于MPXV診斷的qPCR核酸檢測方法得到的結果一致,但是其結果產生得更加快速和直接。
MPXV是一種常被忽視的熱帶病原體,屬于正痘屬痘病毒科的雙鏈DNA病毒,正痘病毒還包括已知的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VARV)和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ACV)。自2022年5月以來,除非洲病毒流行區外,歐洲、北美和南美洲也相繼報告了MPXV的暴發情況。這次全球范圍內猴痘的流行加快了人們對MPXV的研究。該研究報道的檢測方法是基于重組聚合酶對病毒基因組的目標區域進行等溫擴增,并分別與CRISPR/Cas12、核酸外切酶以及橫向流動試紙條相結合而開發的。研究人員使用三種檢測方法對19份提取自中非臨床樣本的DNA進行了檢測驗證,檢測結果與傳統檢測定量PCR的結果一致。此外,這些方法具有特異性,不會與其他正痘病毒(如痘苗病毒)發生交叉反應。這些診斷方法的開發為MPXV快速檢測提供了新的、便捷的選項,將有助于控制和預防MPXV的流行。
相關研究工作得到科學技術部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等項目的支持。
試紙條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