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4千噸巨鯨劈波斬浪,俄最新戰略核潛艇試航,4艘部署在太平洋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0月27日作者:尤里今天不復仇
在俄羅斯的武庫里,常規武器再不給力,也有戰略核武器兜底,讓西方不敢越過雷池一步、保障本土安全。近期俄烏沖突顯著升級,在加速常規武器生產的同時,俄羅斯戰略核武器及其載具的部署也在加速,近期,第6艘955系列“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蘇沃洛夫大元帥”號試航的照片,首次曝光。
長期在俄羅斯西北白海之濱的北德文斯克市,拍攝新型核潛艇試航的攝影師奧列格·庫列紹夫發布了一張“蘇沃洛夫大元帥”號今年10月進行工廠試航的照片,在這張極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照片上,這艘承載著俄羅斯最危險武器的核潛艇,如一條巨鯨暢游在洶涌的大海中,夕陽西下,場面恢弘,是難得的攝影佳作。
圖片:試航中的“蘇沃洛夫大元帥”號
其實,“蘇沃洛夫大元帥”號今年7月17日就離開了建造它的北德文斯克“北方機械制造聯合體”造船廠展開試航,但直到現在才有照片披露,這艘核潛艇是總共第6艘“北風之神”級,也是第3艘改進型的09952型(也叫“北風之神-A”)戰略核潛艇,2014年12月鋪設龍骨、2021年12月下水。
圖片:庫列紹夫另一佳作——“北風之神-A”“奧列格大公”號試航
現在,所有的“北風之神”和“亞森”級核潛艇,都由“北方機械制造聯合體”船廠建造了,北德文斯克因此成為俄羅斯核潛艇唯一的搖籃,在蘇聯時代,圣彼得堡(列寧格勒)“海軍部”造船廠、下諾夫哥羅德(高爾基)“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遠東阿穆爾(黑龍江)共青城造船廠都建造過核潛艇。
圖片:“蘇沃洛夫大元帥”號下水,泵式噴水推進器被包裹以防泄密
作為接替941型“鯊魚”級(即“臺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俄羅斯第4代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艘955型K-535“尤里·多爾戈魯基”號1996年開工、2013年服役,隨后2號艇K-550“亞歷山大·涅夫斯基”、3號艇K-551“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在2013到2014年服役。
圖片:“北風之神”2號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注意導彈艙凸起
由于早期型“北風之神”級噪音超標,因此“北風之神-A”型改動很大,它把老式“北風之神”標志性的倒梯形指揮塔改成了常規的造型,對略帶有“龜背”的導彈艙大幅修型,變得更加流暢,主要武器還是16枚“圓錘”(音譯為“布拉瓦”)潛射彈道洲際導彈,射程9300公里,投擲能力約1.1噸,可帶3到6個分導式核彈頭,“北風之神”級潛航排水量為24000噸,正好是48000噸級的“臺風”級一半,“北方之神-A”型K-549“弗拉基米爾大公”號、K-552“奧列格大公”號分別在2020年6月和2021年12月服役。
圖片:“北風之神-A”,注意導彈艙沒有凸起的龜背
這次試航的“蘇沃洛夫大元帥”號,將服役于太平洋艦隊。這意味著在6艘已經交付的“北風之神”級之中,有多達4艘服役于太平洋艦隊紅旗(勛章)第25潛艇師,母港在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上的維柳欽斯克,也就是堪察加彼得羅巴浦羅夫斯克的南側軍港,另有兩艘服役于北方艦隊紅旗納西莫夫(勛章)第31潛艇師,位于俄羅斯西北科拉半島上摩爾曼斯克北部的加吉耶沃海軍基地。
圖片:“北風之神”3號艇“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太平洋艦隊
為何俄羅斯把這些“北風”優先部署在太平洋方向?
這是由于堪察加半島上部署核潛艇具有天然的優勢,它的西側是封閉的鄂霍次克海,是戰略核潛艇設伏待命、水下反擊的天然“堡壘海域”,而在東邊的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方向,美國海軍的防御也不如在第一島鏈那么密集,核潛艇可以輕松潛入北太平洋。
圖片:維柳欽斯克具體位置
因此,蘇聯時代就非常重視這個“退可守、進可攻”的軍港,維柳欽斯克也和加吉耶沃成為俄羅斯戰略核潛艇兩大母港,在冷戰時期,蘇聯海軍曾經讓667B“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在維留欽斯克軍港的碼頭上,試射了1枚R-29潛射遠程彈道導彈,理論上,“北風之神”在碼頭上發射“圓錘”,都能覆蓋大半個美國,俄羅斯發展海基核威懾的地緣優勢是非常巨大的。
圖片:駐扎在維柳欽斯克碼頭上的兩艘“北風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