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概率僅為十萬分之一!中核集團第二次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0月28日7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公布第23屆中國專利獎的授獎決定,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完成的“鈉冷快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和部件的設計瞬態確定方法”發明專利摘得中國專利獎金獎;“一種壓水堆乏燃料元件三維中子照相無損檢測方法”發明專利被評為中國專利優秀獎。
至此,原子能院實現了中國專利獎金獎“零”的突破,先后獲8項中國專利獎,知識產權工作成果顯著,為我國核工業由大到強的發展進程注入了力量。
中國專利獎金獎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設立,是中國政府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者的最高級別政府獎項。
2021年,我國授權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共計381.6萬件,能摘取金獎桂冠的卻只有3個,概率不到十萬分之一,其難度可想而知。原子能院本次獲獎也是中核集團歷史上第二次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
突破性成果的獲得,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
夯實基礎 厚積薄發
近年來,原子能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專利年申請量連續三年居中核集團首位,目前已形成以專利為主、多種知識產權類型相互補充的立體保護格局,加強了重點項目的專利策劃布局,形成“以項目帶動知識產權,以知識產權支撐重點項目”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
本次獲得金獎的專利,是原子能院圍繞快堆工程策劃的專利之一。圍繞該專利,原子能院前后共策劃布局了391件專利,打通了快堆從理論到結構分析再到工程設計與制造的專業技術路徑,指導了實驗快堆安全級系統和設備的結構完整性設計與分析,為獲得專利金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未雨綢繆 優中選優
本次專利獎申報從前期調研、分析探討、專利征集,到獎項策劃、材料申報、獎勵評審、金獎答辯,共歷時15個月。參與申報工作有近30人,每個人都為專利金獎的獲得傾注了大量心血。
提前謀篇布局。為做好中國專利獎策劃籌備工作,早在2021年4月,原子能院科技信息部就正式啟動了獎勵申報工作,比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23屆中國專利獎申報工作通知提前了4個月!
原子能院科技信息部逐一分析了全院近3000件授權專利信息,并根據中國專利獎的授獎特點,提出制定了詳細的申報工作方案。
創新專利獎申報模式。專利質量是獲獎的重要基石,為了能夠遴選出高價值專利,本次申報工作改變了以往由發明人“自下而上”自由申報模式,優化為“全院范圍動員申報和重點專利策劃相結合”。
根據中國專利獎評審重點及專利金獎的特點,結合原子能院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專利集群建設進展,知識產權團隊采取“統籌策劃、點面結合”的專利遴選方式,遴選出17件優秀專利,并制定了詳細的申報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申報材料是專利獎評審的重要依據,原子能院知識產權管理團隊創建了“專利+技術+管理”相結合的撰寫申報方法,編制了具有原子能院特色的材料模板。遴選出的17項專利分別代表著院具有創新性和市場前景的17個重要技術方向,但按照申報要求,每個單位只能申報2件專利。
為了優中選優,知識產權團隊深入研究分析并挖掘每個項目的難點和亮點,多次與項目團隊溝通、修改和補充完善,并邀請知識產權知名專家和技術專家對17個項目進行了評審和指導,“鈉冷快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和部件的設計瞬態確定方法”和“一種壓水堆乏燃料元件三維中子照相無損檢測方法”發明專利作為綜合排名前兩位的項目脫穎而出。
此后,原子能院組建了由知識產權管理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利獎申報專班,全力以赴對專利獎申報材料進行優化完善。
如何將專業的快堆知識與知識產權知識相融合?如何讓來自各行各業的評審專家通過申報材料了解申報專利的原創性和重要性?如何充分體現專利技術的重要性……這都是材料撰寫過程中需要攻克的難題。
為此,技術人員和知識產權人員全力配合、優勢互補,成功實現專業知識和知識產權的深度融合。技術人員負責撰寫技術先進性評價材料,知識產權團隊以專利獎的視角全力配合和輔導;知識產權人員負責撰寫專利管理評價性材料,技術人員以專業技術角度予以配合,最大限度突出專利技術優勢,并做到有理可講、有據可循。
密切跟蹤 有的放矢
申報材料提交后,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了三輪專家評審,歷時6個月嚴格審查,分別從專利性、運用和保護情況、技術性和發展前景等三大方面進行評價。專班人員緊密跟蹤評審過程和動態,及時做出研判。
答辯環節是沖擊專利金獎的關鍵一步,也是整個評審的最終一環。為跳脫技術人員專業思維,本次答辯創新了答辯模式,采取由“知識產權團隊引領,技術團隊輔助”的答辯方式。
2022年3月初,答辯準備工作開始。
為避免出現答辯內容“專業性太強”“專家聽不懂”的情況,專班人員在完成日常工作之外,加班加點反復凝練答辯材料,多次邀請專家指導修改,力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明白、講清楚、講透徹核心專利技術。
2022年3月19日,答辯順利完成。
最終,“一金一優秀”的好消息傳來。
希望的種子在汗水的澆灌下終于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