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研院在合成氣直接轉化制長鏈α-烯烴研究中取得進展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0月31日烯烴包括低碳烯烴(C2-4=)和長鏈α-烯烴(C5+=),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和重要中間體,廣泛用于塑料、溶劑、潤滑油、藥物、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傳統上,長鏈α-烯烴主要通過石油基乙烯齊聚獲得。我國80%以上的C6+長鏈α-烯烴需要依賴進口。除了石油路線外,非石油含碳資源通過合成氣轉化也能得到烯烴。近年來,合成氣直接制烯烴取得了重要突破(Science, 2012, 335, 835; Science, 2016, 351, 1065; Nature 2016, 538, 84; Science,2021, 371, 610),發展了基于氧化物-分子篩的雙功能路線(OX-ZEO)以及基于Fe/Co基的費托合成路線(FTO)。然而,目前所報道的催化體系中,產物中較高的C1副產物(CO2和CH4)選擇性(30%~50%)極大降低了反應過程碳利用效率和烯烴收率。此外,較高的CO2選擇性也導致后續脫碳、產物分離等過程能耗的增加。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研制全新的高碳效合成氣直接轉化制烯烴催化劑,大幅降低C1副產物選擇性,實現高活性高選擇性獲取長鏈α-烯烴,進一步促進過程的節能減排增效。
在此背景下,該研究團隊開發了堿金屬改性Ru基催化劑并應用于合成氣經費托路線直接轉化制備烯烴,改性Ru基催化劑表現出優異的FTO催化性能,在45.8%的CO轉化率下烯烴選擇性可高達80.1%,同時CH4和CO2總選擇性小于5%,體現出極高的碳效(圖1)。所得烯烴集中在C20以內,74.5%屬于C5+長鏈α-烯烴。更為顯著的是,該催化劑可用于很寬氫碳比范圍的合成氣(0.5~5),適用于幾乎所有含碳資源(煤、天然氣、生物質、固體廢棄物、CO2等)得到的合成氣。與現有所報道的合成氣制烯烴的催化體系相比,改性Ru基催化劑體現出最低的C1副產物選擇性,最高的總烯烴選擇性和收率,且烯烴收率突破50%。顯然,改性Ru基FTO催化劑的催化性能有別于傳統的以飽和烷烴為主的Ru基費托催化劑。
結合原位XRD、原位EXAFS、原位CO-DRIFTS、乙烯共進料等表征和實驗(圖2),研究發現其活性位為零價態的金屬Ru,但堿金屬助劑的添加增強了金屬Ru表面電子云密度,明顯降低Ru表面化學吸附H物種的反應活性,抑制反應中間體的加氫和促進烯烴脫附,從而調控反應路徑實現烯烴的高選擇性生成。此外,采用顆粒催化劑,在接近工業反應條件下,轉化頻率(TOF)可達0.312 s-1且C1副產物選擇性仍低于5%,同時穩定性較好,表現出優異的工業應用前景。
該研究報道了一種完全有別于傳統費托體系的新型改性Ru基FTO催化劑,實現了合成氣高碳效直接轉化制長鏈α-烯烴。該研究工作表明,通過催化劑表界面化學環境的精準調變,可以實現產物選擇性的定向調控,為合成氣轉化產物選擇性調控這一關鍵科學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相關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技術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圖1 合成氣直接轉化制烯烴催化性能
圖2 結構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