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機構發布報告《聯合國歐洲經委會區域的碳中和:碳中和概念下的技術相互作用》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01日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在2022年9月12日發布的報告《聯合國歐洲經委會區域的碳中和:碳中和概念下的技術相互作用》中指出,核能可以為北美、歐洲和中亞國家實現碳中和作出重大貢獻。如果模塊化小堆實現成功部署,成為大型核反應堆的有益補充,并在低碳制氫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進展,那么核能將會作出更大貢獻。
這是聯合國地區級組織主導編寫的首份能源系統未來發展報告,確定了歐經會地區實現2050年碳中和需要使用的技術和政策。報告介紹了三種情景:參考情景、碳中和情景和碳中和創新情景。參考情景假設各國繼續沿用現行的能源或氣候政策。碳中和情景假設2050年實現了碳中和,目標是到2100年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之內。碳中和創新情景假設包括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核能和制氫在內的創新技術得到加速發展。核能技術包括大型反應堆和模塊化小堆技術,并且核能實現了包括發電在內的多元化應用,例如制氫。
報告側重于聯合國歐經會地區,包括歐洲、北美、中亞和西亞國家。應當注意的是,報告沒有考慮近期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對未來能源市場的影響,原因是在報告啟動編寫時俄烏沖突尚未爆發。
1、碳中和情景
在碳中和情景中,2050年歐經會地區核電裝機容量將在現有基礎上翻番,達到6.04億千瓦;發電量4.4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22.1萬億千瓦時)的約20%。在碳中和創新情景中,大型核反應堆和模塊化小堆均得到大規模部署;2050年歐經會地區核電裝機容量將達8.74億千瓦(其中4.5億千瓦是模塊化小堆裝機容量);核發電量6.235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近30%。
2、一般性結論
報告指出,為實現碳中和,歐經會地區應當采取下述四項措施:
● 一是推進所有低碳和零碳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實現一次能源供應多樣化;
● 二是加速關閉未配套碳減排措施的化石燃料設施;
● 三是推進所有部門實現電氣化,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 四是開展能力建設,支持低碳和零碳技術的廣泛創新和部署,例如CCUS、制氫和先進核技術。
該報告呼吁歐經會地區國家采取三項行動:
● 一是加強技術轉讓和部署;
● 二是開展能力建設,以規劃和驅動能源系統轉型;
● 三是獲得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認同和支持,共同建立安全、負擔得起且實現碳中和的能源系統。
這些行動需要從現在開始,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低碳和零碳技術。為了實現2050年碳中和,各國政府必須提高對所有低碳和零碳技術優點的認識,制定支持碳中和的政策框架,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為能源系統的清潔低碳公正轉型提供資金。
如果技術開發和部署以任何方式被延遲,或者如果一項技術被從議程中刪除,則需要重新研究碳中和的實現路徑。
3、對核能的看法
歐經會將核能描述為“有助于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低碳電力和熱力來源”,決定部署核電的國家“可以在歐經會能源系統脫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指出,能源系統清潔低碳轉型的迫切性、能源價格的不斷提高以及核電廠安全水平的持續提升正在改變人們對核能的看法。這為當前大型反應堆和先進核電技術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然而,核工業界目前迫切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幫助應對兩項挑戰:一是降低大型核電建設項目的高造價及其財務風險,二是加速推進模塊化小堆等先進反應堆 技術的開發和部署。
此外,延長現有核電機組運行壽期也有助于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并降低實現碳中和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