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等在銀-銅合金納米團簇的組裝和磁性研究中獲進展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07日科研團隊開展多種形式的金屬納米團簇組裝研究,例如,同種金屬納米團簇在無聯結劑下的自組裝、異種金屬納米團簇間的組裝、團簇與其他材料的組裝、具有聯結劑的同種金屬納米團簇的組裝等。由于合成和表征的困難,此類研究集中于小尺寸團簇的組裝,而1納米以上的團簇組裝鮮有報道。為簡化1納米以上團簇的組裝和表征,研究利用簡短的聯結劑(如單個原子或離子)進行組裝是理想的選擇。目前金屬離子已被用于聯結劑,但硫離子、氮離子等陰離子仍未被開發為聯結劑。其中,硫離子具有親金屬性,且硫離子可在合成團簇過程中通過硫醇碳-硫、硫-氫鍵的斷裂形成,聯結即時生成的團簇形成組裝體,是相對理想的聯結劑。
基于上述思路,科研人員組裝出硫離子聯結兩個Ag77Cu22團簇的線性結構(圖1)。這種線性結構具有磁各向同性,當這種結構解組(如溶解)后,順磁性慢慢消失。研究顯示,團簇組裝后,磁矩從團簇轉移到硫,形成順磁性的硫游離基。由于硫的自旋軌道耦合常數較小,且硫-硫間距較大而無磁矩相互作用,因此表現出磁各向同性。當線性結構解組后,磁矩又從硫轉移回團簇上,硫游離基變回硫離子。通常情況下,硫游離基不穩定,但在這種組裝結構中能穩定相當長時間(三個月以上),因而這種磁矩的轉換是由組裝引起的。
實驗發現,磁矩從硫轉移回團簇后,在溶液中順磁性會慢慢減弱甚至消失。研究認為這是由磁矩耦合引起的,即兩個團簇中的兩個成單電子配對后,不再有成單電子,因而順磁性消失。研究在電鏡中觀察到團簇的兩兩成對現象,且隨時間延長而增加,但在常見的磁性Au25團簇中卻未報道過這種自旋耦合現象。進一步研究表明,這與團簇表面配體的柔性、長短等有關。當配體柔性大、長度小時,團簇能靠近,至一定距離后發生磁矩耦合;反之則兩個團簇難以靠近,因而不能發生磁矩耦合現象,表明磁矩耦合的發生取決于團簇間的距離。
該研究發現了組裝誘導的磁矩轉換以及依賴于團簇間距離的磁矩耦合(圖2)現象,對后續團簇磁性研究具有重要啟示,也為新型功能材料的開發提供指導。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合肥研究院院長基金及強磁場科學中心電子自旋共振設備的支持。
圖1.(a)Ag77Cu22團簇與硫形成的線性組裝結構;(b)Ag77Cu22和Au250團簇的二維順磁信號;(c)線性組裝結構的磁矩分布;(d)連接處Ag和S的PDOS計算。
圖2.Ag77Cu22團簇的組裝和解組裝的磁性變化(紅色虛線橢圓內表示Au250團簇由于粒子間距較大而不能發生磁矩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