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航展的十年,航空工業(yè)發(fā)展的十年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04日中國航空報訊:中國航展,自從1996年舉辦第一屆到今年的第十四屆,伴隨著航空攝影愛好者成長的26年,見證了祖國航空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中國空軍的突飛猛進。
早期航展上,中國航空工業(yè)確實拿不出太多產品,國產實體機還是以殲7M,殲8IIM等第二代戰(zhàn)斗機為主。1998年,“飛豹”飛機以FBC-1的出口編號公開亮相,還進行了機動動作的飛行表演。對于之前只在各種報刊、雜志或電視上看過這些國產飛機的我來說,這么近距離看到實體機非常過癮。
前幾屆航展的焦點,還是在蘇-27、卡-50等這些外國機型和表演隊上,中國航空工業(yè)的表現還稍顯底氣不足。
2008年,轟6和兩架殲8D以加油姿態(tài)通場,殲10雙機,殲轟7A和“新舟”60、運12、“小鷹”500、直8、直9、直11等機型進行了空中分列式,顯示出航空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而且,在這屆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的殲10進行了非常精彩的飛行表演,短距起降、小半徑盤旋、垂直爬升等高性能表演使人目不暇接。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的航空工業(yè)產品,足以撐起一個像樣的航展。
誰也無法忘記2016年11月1日,第十一屆航展的開幕式上,兩架殲20伴著獨特的轟鳴聲出現在珠海金灣機場上空。其中一架通場后脫離,另一架拉起進行了約70秒的飛行表演。殲20飛在空中,整個會場只聽見快門聲此起彼伏。飛機脫離后足足10秒,人群才反應過來表演已經結束,全場爆發(fā)出歡呼聲。這時,我們終于可以痛快地說,中國的航空工業(yè)已經邁入世界前列。
中間有個小插曲,為了拍攝這次殲20可不容易。一般開幕式的飛行表演都在上午舉行,因為金灣機場的跑道走向和光照條件,上午要到展館對面拍攝才順光。所以緊挨著機場圍墻,正對著展館的一棟小樓就成了上午的最佳拍攝點。因為眾多攝影師聚集,都舉著長焦定焦鏡頭進行拍攝,所以又被大家稱為“炮樓”。炮樓樓頂對機場跑道一覽無遺,各種飛行表演隊動作就在頭頂,加之場地面積非常有限,也就成為攝影師的“兵家必爭之地”。為了這屆開幕式,很多攝影師在“炮樓”通宵守候。大家趨之若鶩,畢竟能出片才是硬道理。
2010年第八屆航展上的FC1“梟龍”戰(zhàn)斗機飛行表演;2012年第九屆航展直10、直19首次公開亮相;2014年第十屆航展空警2000和空警200首次參展,運20首次亮相;2018年第十二屆航展殲20打開彈艙;2021年第十三屆航展AG600投水表演……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瞬間,象征著中國航空工業(yè)堅實的印記。作為一個從第一屆開始至今全部航展的親歷者,非常有幸親身參與和見證,期待第十四屆中國航展更多更新更強的產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