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有色高質量發展十年回眸 · 冶煉篇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04日黨的十八大以來,銅陵有色集團公司(下稱集團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咬緊發展主線不放松,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踐行國企時代擔當。
集團公司產業跨度大,以有色金屬為核心主業,旗下現有四個銅冶煉企業、一個鉛鋅冶煉企業。以銅陵為中心,構建省內外多點分布的產業輻射圈,范圍涵蓋皖江基地、長三角基地(張家港)、北方基地(內蒙古赤峰)。堅持生產經營與生態環保兩手抓、兩不誤,踐行新發展理念,厚植綠色基因,持續打造以綠色低碳、清潔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銅、鉛、鋅冶煉企業,以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釋放發展新動力,以技術創新、科學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集團公司牢牢抓住有色金屬產業長周期發展的機遇,不斷改造升級核心主業,現有冶煉工藝、爐型配套齊全,適應原料能力持續提升,生產工藝及裝備技術國內領先、世界一流。一以貫之冶煉低碳綠色發展,規模和經濟總量持續增長。乘著“一帶一路”倡議東風,做優做大做強核心主業,實現生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新路徑,發展合力再上新臺階。
2021年,精煉年產能159.69萬噸,穩居全國第二、世界第三;“銅冠”牌、“金豚”牌A級陰極銅屬LME注冊產品,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為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年日生不滯,創造冶煉工藝優化升級改造不凡成就
2012年12月18日,金冠銅業分公司設計規模為年產陰極銅40萬噸“雙閃”項目工程正式建成投產,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規模最大的銅冶煉廠;2022年6月,“雙閃”完成技術再升級,產能增加8萬噸。2018年5月18日,設計為年產陰極銅20萬噸的“奧爐”項目工程正式投料試生產,其中電解系統采用“一次設計,分期建設”。2020年4月15日,電解系統二期投入運行。2017年12月11日,集團公司全面整合“雙閃”“奧爐”二個廠區,實現了“雙璧”合一,優勢互補。該項“百億”工程集世界先進的閃速熔煉、閃速吹煉、頂吹熔煉、智能數控吹煉、PC電解等各類成熟冶煉工藝技術于一體,生產工藝全球領先。
金隆銅業公司經過十多年的技術迭代升級,實現了主產品產能從10萬噸到45萬噸的大跨越。采用閃速熔煉、PS轉爐吹煉、回轉式陽極爐精煉、常規+PC電解工藝,尤其是閃速爐反應塔熱負荷、單位容積處理量等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
2013年4月,張家港聯合銅業公司銅精煉工藝由生產粗放型向集約環保型轉變,延伸產業鏈,新增10萬噸PC電解工程項目。2014年11月16日,打通精煉搖爐生產工藝流程。2015年4月17日,與PC電解系統聯動試車,第一批PC電解銅成功下線,陰極銅年產能達30萬噸。
2017年10月,銅冠池州公司鉛鋅冶煉系統工藝流程全線打通,采取當今國內較先進“氧氣底吹爐——氧氣側吹還原爐——煙化爐”三爐熱渣熔融連續鉛冶煉工藝,成功對接底吹爐、側吹爐、煙化爐。鉛冶煉三連爐處理鋅浸出渣技術,重點解決鋅系統兩渣處理問題,力爭在“十四五”期末,鉛鋅及延伸產品年總產能28萬噸。
2020年10月5日,赤峰金通銅業有限公司(原赤峰金劍銅業)設計規模為年產陰極銅40萬噸一期工程建成投產。該項目采用“倉式配料——側吹熔煉——智能數控吹煉——回轉式陽極爐精煉——PC電解”工藝,采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方式推進,一期年產能26萬噸。2021年6月,一期完善工程——電解擴建5萬噸項目開工建設,于2022年3月投產,年產陰極銅達25萬噸。
十年砥礪奮進,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綠色冶煉產業
作為中國銅冶煉的搖籃、新中國第一爐銅的誕生地和銅工業長子,集團公司擎起了“國之重器”的“銅工業脊梁”。73年初心未改,書寫出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的非凡答卷,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五個一流”企業集團,實現銅冠天下的偉大夢想貢獻銅陵有色力量。
十年踔厲奮發,接續涌現的“第一”到“唯一”、“跟跑”到“領跑”的發展成果,成為綠色冶煉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不負青山,不忘生態,集團公司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生動演繹“生態顏值”與“冶煉價值”的交響曲。
向冶煉圖強,創綠色生態。集團公司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退城進園”新建現代化冶煉廠,前沿新工藝、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回收利用、安全等多項專業技術及先進裝備融入全工序全流程,冶煉技術實力增強,冶煉流程完全閉合,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規模效益大大提高。
聚焦“雙碳”目標,多維度構建銅冶煉可持續發展路徑,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上半年,金冠銅業硫酸干吸工序低溫熱回收(HRS)技術改造項目,年增加發電量約1.1億千瓦時,加冶煉余熱回收,合計年發電量約2億千瓦時,年碳排放量可減少14余萬噸,硫酸產品綜合能耗創歷史新低呈現負值。
綠在廠中,廠在畫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花園式工廠不再只是概念。生產廢水零排放,形體各態的金魚在循環水池里“安家落戶”,這張水環境的“生態試紙”,是冶煉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有力佐證。
促資源集約,創綠色財富。延伸產業,以集中要素、資源共享、吃干榨凈的組合方式達到1+1>2的良好效果。冶煉增產降本、經濟爐料降本、節能減碳降本,貴金屬、有價金屬回收增效,產能規模和高附加值項目形成一體化,主要經營指標和技術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多項技術經濟指標處國際先進水平。
2021年,集團公司營業收入、利潤、產值分別較2012年增長115.02%、165.21%、127.41%。陰極銅產量159.69萬噸,資產總額928.7億元,分別為2012年的1.77倍和1.40倍,年均增長6.45%、5.22%。陰極銅優質品率、電解電流效率、硫捕集率、銅冶煉總回收率、選礦尾渣含銅,較2012年分別提高(或下降)1.76%、1.92%、1.31%、1.17%、-0.43%。
十年守正創新,廣開“研”路助力智慧冶煉高質量發展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集團公司根據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和技術需求,啟動“低成本冶煉關鍵技術及工程化應用研究”等一批科技重大專項,開展了新一輪科技攻關。
十年自信自強,集團公司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總方針,研發投入強度達主營業務收入3%以上。攻堅關鍵性技術、共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突破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制約,冶煉技術領域收獲標志性成果。
2019年以來,集團公司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自主研發的高產能“雙閃”冶煉新技術及關鍵設備、“閃速煉銅企業能效在線監測分析評估與優化控制系統”等成功應用,金冠銅業閃速爐穩定投料量居世界前列。與國際同類企業平均水平相比,電解短路率低80%,熔煉綜合能耗低15%,年新增利潤0.94億元。“雙閃”冶煉煙氣制酸系統,二氧化硫總轉化率達到99.96%,年新增利潤1.57億元。
金隆銅業采用的超高強度智能數控閃速煉銅技術,在國際上首次提出超高強度閃速熔煉理念,發明雙旋預混多流噴射技術和裝備,實現了閃速爐低能耗、低渣含銅、低三氧化硫發生率的高強度熔煉;自主研發轉爐煉銅數控技術,解決了一百多年來依賴人工經驗終點判斷存在的低效、高安全風險等長期制約銅冶煉發展的瓶頸問題;節能電解精煉銅技術等成果整體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集團公司先后被授予國家創新型企業、全國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冶煉技術代表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獲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二等獎,先后獲中國工業大獎、全國質量獎等。
十年風雨兼程,集團公司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圓滿完成“十二五”“十三五”規劃任務,正加速奔跑在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未來,集團公司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冶煉人特有的堅毅和智慧,續寫千年銅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