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價值!航空工業舉辦系列專題發布活動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10日11月9日,在第十四屆中國航展上,繼“中國力量”系列主題發布后,航空工業舉行了“中國價值”主題系列發布會,集中介紹展示了航空工業培育航空科技國家戰略力量,實現軍民航空裝備“雙翼”齊飛,助力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青年科技專家“藍天暢想”,助力客戶贏得市場競爭,傳遞中國價值,展現責任擔當,彰顯卓越競爭力。
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
航空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勝強出席《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主題發布會并發布白皮書。發布會由航空工業新聞發言人周國強主持。
發布會現場
大力發展通航產業是新時代、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航空工業始終把推動我國通航產業發展作為集團公司的職責所在,使命所系。本次白皮書的發布,展現出了航空工業通航產業創新發展的決心、合作共贏的誠心和對市場前景的信心,將引領和號召全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推動我國通航產業實現創新發展。
何勝強發言
何勝強介紹了國內外通航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了我國通航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闡明了加快發展通航產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介紹了航空工業集團通航產業發展的成就,明確了航空工業通航產業發展定位、目標和原則,提出了航空工業集團通航產業發展10大重點任務和具體保障措施。
何勝強表示,航空工業將通過科技創新牽引,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提升全壽命周期體系能力,實施應急救援、民用無人機、競爭力提升、綠色低碳等幾大創新應用工程,推動新型通用航空產品實現系列化發展和規模化應用。
在發布會上,航空工業有關人員以及中航產融所屬中航租賃、中航證券、航空投資有關負責人就產品研制發展、綠色低碳航空生態建設、新時代發展通航產業的重要性,分別結合各自特點圍繞服務航空主業、助力航空科技創新等方面回答了記者提問。
勇擔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國家隊
航空工業舉行主題發布會全面介紹航空工業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建設情況,并就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進行回答。
“AG600M滅火型已經完成12噸投汲水重大試驗,明年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AG600歷經‘行不行’和‘能不能’兩個階段后,將進入‘好不好’這一驗證階段。”航空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勝強在第十四屆航展上向媒體透露了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何勝強發言
何勝強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面加強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 “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和“完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當前,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成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建設平安中國的重要保障。
“航空工業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已經呈現了自主化、系列化、市場化、體系化的發展態勢。”何勝強表示,面向森林滅火、搜索救援、醫療救護、通信指揮等航空應急救援領域需求,航空工業已基本形成以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為龍頭的運輸機、通用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浮空器等航空應急救援裝備平臺,具備飛機平臺、任務設備、系統組網以及服務保障全產業鏈供應能力。正在構建自主化、系列化、體系化發展新格局,以滿足航空滅火、航空救援、航空醫療救護、航空應急通信/指揮四大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建設需要。
“讓祖國的天空不再寂寞,讓祖國的大地寧靜祥和。”周國強指出,航空工業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負國家囑托,不負黨中央期望,圍繞國家應急救援需求,著力加速為國家應急救援建設提供可用適用好用裝備,守護百姓平安,守住應急救援底線,為增強維護國家安全和提高公共安全治理貢獻航空力量。
航空工業民機國合部副部長孫慶民介紹,根據專項行動方案,“十四五”期間,航空應急救援裝備要在森林消防、搜索救援、醫療救護、應急通信指揮、警用執法、人工影響天氣等重點應急救援領域的市場拓展不斷取得突破,實現整機銷售訂單共計125架,完成交付101架,銷售訂單和交付數量比“十三五”實現翻番。
“目前,AG600M滅火型已經取得4架采購訂單。”航空工業通飛華南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靜波表示,后續,公司將以建設AG600M滅火型和AG600J救援型為龍頭的國產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為己任,積極開展滅火和救援使用模式研究,深入研究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島礁運輸、海上執法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加強市場開拓和應用推廣,積極推動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示范運營基地試點建設,為AG600M實戰化應用做好運行準備。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 建設高質量發展
航空工業在第十四屆中國航展上舉辦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全面介紹集團公司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相關情況,以及中國航空產業融入和服務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徑。航空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勝強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航空工業新聞發言人周國強主持。
發布會現場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改革開放后提出的第一個全球性、大規模、全方位國際經濟合作倡議。航空工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發揮頭部企業鏈長優勢,提出“空中絲路”計劃,初步形成了以航空產品貿易為牽引、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能合作發展的海外產業布局。
何勝強發言
發布會上,何勝強系統回顧了航空工業統籌謀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思考、全球化布局和發展歷程,針對共建“一帶一路”面臨的新形勢,介紹了航空工業“十四五”期間推進“空中絲路”計劃目標原則和任務路徑。
何勝強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要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共建 “一帶一路” 倡議高質量發展的愿景,航空工業將充分把握經濟全球化這一世界發展大勢和時代發展主流,堅定不移走全球化發展道路,繼續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何勝強強調,為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航空工業后續將從深化互利共贏、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構建航空產業國際合作新格局三個方面,繼續推動 “空中絲路”計劃落地見效,更好融入和支撐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發布會上,航空工業有關人員結合一批海外標志性工程,圍繞航空工業空中絲路聯盟、打造互聯互通系統解決方案、積極參與海外公共事業等熱點問題回答現場記者提問。
航空產業融合與高質量發展主題發布會
航空工業新聞發言人周國強主持航空產業融合與高質量發展主題發布會,航空工業總經濟師、中航產融董事長姚江濤出席發布會。發布會上,周國強、姚江濤共同為產業金融白皮書和產業金融研究系列叢書揭幕。
發布會現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航空工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推動產業金融與航空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產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為航空裝備跨越發展、航空科技自立自強、供應鏈產業鏈安全穩定、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等一系列重大任務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取得了積極成效。
周國強主持發布會
周國強介紹,這是航空工業首次以“產融結合”為主題,在中國航展上介紹集團公司立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宗旨,認真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央企金融積極服務主責主業、深化“以融促產、以融強產”的發展要求,踐行產融結合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情況。產業融合是集團公司“一心、兩融、三力、五化”新時代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以“產業融合”服務主責主業的決心是堅定的。
姚江濤發言
姚江濤表示,過去十年是航空工業實現跨代超越的十年,也是產融結合實踐開花結果的十年。未來,航空工業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創新產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打造產融協同發展新生態,以高質量的產融結合促進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促進產業與金融深度融合,構建期限靈活、結構豐富、層次多元的產業投資體系,圍繞創新鏈更好配置資金鏈,實現“科技-產業-金融”高質量循環。二是圍繞提升航空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供金融服務,引導內外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航空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專精特新”企業,加快集團內產業基金業務優化整合,依托中航產融設立集團公司民機投融資服務中心。三是圍繞企業財務管理提供財資敏捷的綜合金融服務,充分激活企業內生財務管理良性驅動力,最大化發揮財務管理的價值。四是圍繞“雙碳”目標提供綠色金融服務,促進綠色產業和綠色金融的深度融合,助力構建具有航空產業特色的綠色低碳生態圈,堅定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央企責任。
什么是中國價值?它是航空工業承接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第一棒”,彰顯中央企業國民經濟頂梁柱、壓艙石、定盤星作用,打造黨和國家最可信賴依靠力量,它是航空工業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加快自立自強,強化技術創新策源地引領,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它是航空工業鑄造,航空科技國家戰略力量,全面助力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它是航空工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構建“空中絲路”,傳遞中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