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舟”60增雨機系列簽約儀式在珠海成功舉辦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11日11月8日,第十四屆中國航展首日,“新舟”60增雨機系列簽約儀式在航空館新聞中心成功舉行。儀式上,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以下簡稱“中國氣象局人影中心”)與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簽署了“新舟”60高性能增雨機合作協議;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和四川省氣象局分別與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簽訂1架購機意向;珠海中航產業發展公司與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簽署“新舟”飛機購機暨服務托管合作協議。航空工業西飛民機與政府部門及通航企業開展廣泛合作,通過“新舟”60增雨機合理開發“空中水庫”,讓甘霖潤澤大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踐行航空惠民理念,助力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完善,提升民眾福祉,推動航空強國目標的實現。
航空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勝強;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李博;中國氣象局人影中心副主任周述學;航空工業民機國合部副部長孫慶民;中航西飛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志鵬,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宋科璞,總工程師、副總經理趙安安;中航通飛副總經理李東濤;珠海中航產業發展公司總經理王尉舟;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總經理王程寬;以及來自民航系統、氣象部門與航空工業等單位的領導和嘉賓參加了儀式。
周述學代表中國氣象局人影中心與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副總經理張勇共同簽署“新舟”60高性能增雨機合作協議;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任曹江平與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副總經理張勇簽訂1架“新舟”60增雨機購機意向;四川省氣象局通過云簽約的方式,與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簽訂1架“新舟”60增雨機購機意向。此次協議的簽署,是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化,將在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和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的藍圖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氣象局與航空工業將不斷深化技術服務與飛機運營方面合作,持續增加機隊規模,提升飛機作業效果,共同打造高品質的航空人工增雨裝備,服務西南地區人民,完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深入推動國家航空人工增雨事業發展。
王尉舟代表珠海中航產業發展公司與張勇簽署了“新舟”飛機購機暨服務托管合作協議。雙方以國產民機為平臺致力于提升應急救援飛機托管能力,積極構建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為國產民機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助力國家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
周述學在儀式致辭中表示,中國氣象局與航空工業聯合研制的“新舟”60高性能增雨機,在全國范圍實施人影作業和科學實驗活動,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和良好的社會效益。此次合作協議與購機意向的簽署,雙方將秉持人民至上的信念,在技術創新、飛機運維、市場開拓與國產化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加快國產人影重大裝備自強自立,努力開創人影事業新局面。
李博指出,“新舟”60增雨機不僅是一款安全、可靠的飛機,也是一款好用的飛機,已經得到了用戶的充分認可, 正在人工影響天氣領域脫穎而出。時至今日,“新舟”60增雨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最新型增雨飛機的適航審定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它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大家見面。民航西北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新舟”系列飛機發展,主動擔當作為,堅持真情服務,履行好適航審定職責,確保交付用戶的每一架飛機適航、安全。
吳志鵬在儀式致辭中強調,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代表時強調發展民機“要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一以貫之、善始善終、久久為功,努力實現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更多重大突破”。今天協議的簽署是一個新起點,我們將以航空強國為使命,堅持自主創新,通過“新舟”60增雨機積極服務國計民生。以先進的制造能力、卓越的產品質量、優秀的運營保障,在我國人工影響天氣和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進程中,體現中國民機擔當,為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航空工業力量。
何勝強、李博、孫慶民、吳志鵬、宋科璞、趙安安、李東濤等領導,作為鑒簽嘉賓見證了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