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下“揚州”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24日組建揚州院是航空工業落實,中央創新驅動戰略和集團公司。新時代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一所兩地、揚州先行、沈陽先試”。航空工業大力推動,“航空谷”落戶揚州。打通航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在祖國南北之間,架起橋梁,加速推進航空科技創新。
航空工業沈陽所響應航空工業打造“領先創新力”的號召,于2019年成立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揚州院),按照“創新人才支撐中心”“前沿技術攻關中心”“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三大定位砥礪奮進,進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前瞻性探索,以管理機制市場化、人才引進多維化、產業成果協同化的發展模式破解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的三大難題。
管理發力,創新特區初見成效
南北協同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打通了體制機制的痛點、難點、堵點,全力助力研究所踏上跨越發展新征程。
沈陽所秉承“開放、協同、創新、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1(創新研究院)+M(創新聯合體)+N(產業化平臺)”的發展模式,以揚州院為先導,邁出了體制機制改革的關鍵一步。
創立之初,揚州院實現了創新主體由中央級事業單位向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單位的轉變。3年來,揚州院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與國企合規管理相融合的管理體系,優化治理結構,加速向市場化轉變。
匯聚創新力量,率先在“長三角”地區組建了航空科技創新聯盟和產業聯盟,形成科技創新“朋友圈”。充分發揮創新主體優勢,搭建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融通橋梁。推動政企深度合作,將企業發展融入地方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提供新動能。
2021年,揚州院獲批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列入江蘇省“十四五”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工程,揚州院切實成為沈陽所研究尖端科技、能力加速生成的創新特區。
筑巢引鳳,人才特區初具規模
“南北協同”頂層架構全面盤活人力資源,沈陽所依托揚州院“長三角”地區經濟優勢,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了品牌“走出去”和人才“引進來”。
破解高端人才供給不足的難題是沈陽所成立揚州院的重要初衷。實施“共引共聚、共創共享、共成共長”三共計劃,不拘一格為人才成長賦能加碼。
針對最急需的緊缺專業和標志性人才,給予科研人員“人才獵聘權”。人才錄用后,“慧眼識珠”的伯樂們也將獲得一定獎勵。為充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力,以強項目為紐帶拉通南北薪酬體系,用“揭榜掛帥”“項目對賭”手段推動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用在關鍵技術突破項目,在創新實干中迅速成長。
南北兩地在項目管理、研發手段上全面貫通,資源、政策優勢互補,南北掛職、兼職取酬等中長期激勵模式帶動科技成果共研共享。
3年來,揚州院科技人才隊伍從最初20多人發展到200余人,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院校畢業生傾心航空,紛紛選擇在揚州院逐夢啟航,飛向事業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