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yè)沈陽所:粵“囧”越勇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28日在他們心中,任務最重,自己為輕。當疫情突發(fā),他們臨危不亂,妥善安排,把參展細節(jié)安排妥當。疫情和航展雙重考驗下,這支團隊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特殊時刻頂了上去,保障了航空工業(yè)沈陽所中國航展參展設備如期向世界展示了最先進的大國力量。
“大家一定要小心!”
11月6日早7時,珠海這座南方沿海之城剛剛從晨曦中蘇醒。時光雖好,馮海亮卻沒能睡個懶覺,生物鐘早早把他叫醒。他來珠海已將近一周,每天都隨團隊8時進場工作。與馮海亮同屋的楊大鵬第一次參加航展,航展會是什么樣?現場會來哪些觀眾?他的心情既興奮又期待。
窗外驟然響起汽車的鳴笛聲,酒店服務員焦急地走來走去,急忙通知旅客不要外出,盡快回客房休息。一石激起千層浪,航展微信臨時群隨后消息閃動個不停。
“沒關系,問了前臺了,正在排查疑似密接。”老大哥張雷立刻安慰大家。項目辦于挺收到封控的消息,當即聯(lián)系酒店經理核實情況。“剛問了經理,酒店有3人在車站混檢陽性,今天需要上門核酸,6小時以內不能出去。”于挺參展經驗豐富,對當地情況十分熟悉。“一會兒都上門做核酸,大家耐心等待。最新消息3人單檢都是陰性。”胡銳寬慰道,大家懸著的心暫時落地了。
從10月31日開始,備展團隊陸陸續(xù)續(xù)從沈陽飛抵珠海,入住金灣區(qū)賓館。
核酸檢測出結果最快也要6小時,結果出來也到了閉館時間。封閉的幾人緊急聯(lián)系住在其他酒店的吳玥銘和李銘倫,交接當天設備調試后續(xù)工作安排。設備總負責人張雷遠程指導開機調試,確保設備萬無一失。萬事俱備,只待如約開幕。
此刻,3000千米之外的沈陽,最后一批赴珠海的小分隊正驅車趕往機場,他們滿懷期待,即將踏上飛往南方的飛機。按計劃他們將在當天下午與先期抵珠人員會合。
“面向未來,不懼風雨”
11月6日18時,CZ6581航班滿載著沈陽、南京的旅客,在朦朧細雨中緩緩降落在珠海機場。“糟糕,有人被通知要集中隔離了。”剛到珠海,最后一批小分隊打開手機,珠海疾控中心通知,酒店住客在檢測中有陽性病例。陽性、隔離、封控、消殺……一個個疫情關鍵詞讓剛剛抵達珠海的融媒小分隊心里有些擔心:晚上該怎么辦?
“穩(wěn)妥起見,重新預訂了酒店。”項目辦當機立斷,安排其他抵珠人員入住到別處。由于與陽性病例同坐電梯,于挺需要集中隔離,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后續(xù)任務如何對接。所有進入航展用的證件、餐票都在自己這里,怎樣才能確保物品安全、及時地轉交?項目辦迅速與賓館經理研討解決辦法,打包物品,對接消殺、轉交等事項。“放平心態(tài),等你們回來。”胡銳一邊為隔離人員做心理建設,一邊統(tǒng)籌安排余下工作。
7日當天,金灣區(qū)工作人員陸續(xù)撤離,入住50千米以外的香洲區(qū)賓館。“得到最新通知,酒店會封閉3天消殺,預計8日解封。”封閉的3天,胡銳給酒店所在社區(qū)、疾控中心打了無數次電話,詳細詢問隔離政策和解封時間。終于在臨開幕前一天,迎來了好消息。
“雖然意外頻發(fā),但我們扛得住。”微信群里的文字溫暖了每一個人。
7日晚,珠海下了多日的雨停了,天空逐漸放晴,月亮高掛天空。清透的月光下,航展團隊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8日上午9時30分,胡銳、楊大鵬、馮海亮第一時間領取了解封通知單,在群里報告了解封情況,開車趕往航展現場。他們開得飛快,字里行間難掩激動的心情,終于在最后一刻,趕上了。
航展人頭攢動,航空裝備秒變人氣明星。展館內,以殲15、“鶻鷹”模型為代表的展品展示了大國力量;展館外,殲16飛機首次振翅珠海上空,盤旋飛過驚艷世界。接展團隊儀表整潔,外表從容淡定。倘若不提及自己這趟有些囧味兒的珠海之旅,很難看出他們剛剛度過了意外頻發(fā)的兩天。站在臺前的一刻,他們展現出航空人一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專業(yè)、專注、專情的姿態(tài)迎接每一位觀眾。
珠海之行宛如一場電影,故事的開頭并非一帆風順,航空人的旅途從來都不是坦途,戰(zhàn)鷹騰飛也要在風雨中逆風翱翔。展大國重器,我們一直在,航空強國志,翼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