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龍、殲10,下一個出口的中國戰機會是誰?殲20有沒有可能出口?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1月25日隨著中國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中國戰機走出國門。
從早期的殲6、殲7系列戰斗機,到中巴聯合研制(實際上基本由中方研制)的梟龍戰斗機,再到今年出口給巴基斯坦的殲10CP戰斗機。
中國出口的戰斗機數量越來越多,性能越來越先進。
梟龍戰斗機在巴基斯坦空軍已經成為主力戰斗機,巴基斯坦在中國的幫助下,開始生產第三批次的梟龍戰斗機。
在這一批梟龍戰斗機生產完成以后,巴基斯坦就會有150架以上的梟龍戰斗機,規模可觀。
在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努力下,梟龍戰斗機還出口到了很多國家,比如尼日利亞、柬埔寨、孟加拉等國家。
阿根廷對于梟龍戰斗機也頗感興趣,正在考慮購買梟龍戰斗機。
而殲10CP(殲10CE戰斗機的巴基斯坦版本),在獲得巴基斯坦初期24架訂單以后,又再度獲得60架訂單,總數可能達到84架。
同時,尼日利亞也確定將會購買殲10CE戰斗機,具體情況還看后續消息。
從梟龍到殲10C,我們出口的戰斗機越來越先進,數量也越來越多。
那么問題來了,在殲10C戰斗機以后,下一個出口的中國先進戰斗機,會是誰呢?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殲16能不能出口?我們今年的航展上,殲16就參加了航展。
對這個問題,筆者的看法是,殲16基本上沒有出口的可能性,這一次參加航展主要是用來展示空軍的戰斗力。
因為在90年代我們從俄羅斯引進蘇27戰斗機的時候,就簽署有一些協定,我們從蘇27身上衍生出來的戰斗機不能用于出口。
所以后來的殲11B、殲15和殲16,我們都不方便進行出口。
殲16除了整體布局和氣動外形和原版蘇27相似以外,從內到外,包括發動機、結構材料和航電設備,都已經是一架全新的戰斗機。
但我們的殲16繼承了蘇27的氣動布局,那就要受到相關協定的限制,不能出口。
有的朋友可能就想問,為什么我們非得要繼承蘇27的氣動布局呢?
因為蘇27的氣動布局相當優秀,在非隱身重型戰斗機中,蘇27的氣動布局是最好的。
這么好的氣動布局,我們顯然沒必要因為出口問題就將其棄之不用。
更何況,世界上重型戰斗機的出口市場,已經基本被美國和俄羅斯瓜分干凈。
我們即使拿出當年論證的一個“雙發重型殲10”方案,研制出口用的重型戰斗機,也基本找不到客戶。
所以,在重型戰斗機方面,我們暫時不用考慮出口的問題。
筆者認為,在殲10C之后,我們下一個出口的主力戰斗機,應該是我們中航工業推出的FC31戰斗機。
這款戰斗機在8年前就已經首飛,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到了FC31戰斗機的3.0版本,整體技術狀態已經非常成熟。
FC31因為是外貿機型,在可靠性上暫時要求不高,所以我們航空工業在FC31上進行了一些新技術驗證。
這些新技術驗證主要是機體結構加工工藝,還有機體蒙皮工藝上的一些新技術驗證,比如整體成型的蒙皮技術。
得益于這些新技術,即使細節處理上不如殲20,FC31的隱身性能都不比殲20差多少。
如果客戶肯花多一些錢,把FC31的細節處理標準向殲20看齊,那隱身性能說不定比殲20還要好。
FC31戰斗機使用先進的航電系統,能夠兼容大部分的中國外貿武器彈藥,包括四代空空導彈PL15E和PL10E。
據稱,FC31戰斗機還能在彈倉中攜帶4枚超音速空對地導彈,該導彈射程在100到200公里之間。
擁有優秀隱身性能的FC31戰斗機,完全可以在敵方防空系統的搜索范圍之外,發射超音速空對地導彈將其摧毀。
從近幾屆航展,以及FC31參加的其他一些展覽來看,如果客戶有需求,我們還可以為FC31加裝分布式光電系統,在態勢感知能力上更進一步。
此外,還有一個有利因素,也能幫助FC31戰斗機更好地得到客戶的認可。
那就是我們基于FC31戰斗機發展的五代艦載戰斗機殲35,這意味著FC31本身的性能能夠得到解放軍的認可,從而發展出艦載型號。
雖然殲35估計不會再進行出口,但是有殲35這個優秀的例子在,FC31在客戶眼中就更加“靠譜”。
目前,世界上的戰斗機出口,已經普遍上以四代半戰斗機為主。
隨著五代戰斗機的進一步擴散,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傳統中國戰斗機客戶,也會有裝備五代戰斗機的需求。
如果印度得到了來自俄羅斯的五代機,那巴基斯坦是不是得要找中國購買五代戰斗機?
到那個時候,就是FC31戰斗機出口的機會了。
目前國際上能夠提供五代機出口的國家,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俄羅斯的蘇57戰斗機進度緩慢,而中國的殲20已經服役近200架,在五代戰斗機領域,中國的說服力顯然比俄羅斯高得多。
而俄羅斯的出口主力機型蘇75,到現在都還沒首飛,中國出口的FC31,已經迭代數個版本,進行了相當多的試飛工作。
美國的F35戰斗機雖然是成熟產品,但是美國的戰斗機出口綁定地緣政治,很多國家無法獲得F35戰斗機。
俄羅斯的五代機指望不上,美國的F35買不到,這些客戶就會轉而選擇中國的FC31戰斗機。
況且,FC31戰斗機的性能不比美國出口的F35差,更是要優于俄羅斯的蘇75戰斗機。
那么,殲20有沒有可能出口呢?
短時間內,殲20作為中國空軍最先進的主力戰斗機,一二十年內都不會用來出口。
到2040年左右,到時候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斗機已經變成六代機,那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殲20是可以出口的。
但是作為一種昂貴的雙發重型五代戰斗機,我們就算出口殲20,恐怕也沒有幾個客戶買得起。
所以,殲20出口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