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加快防空一體化進程
2022/12/02
以色列“箭”-3防空系統將成為歐洲國家首選,上圖(左)為“箭”-3導彈發射裝置。
據外媒報道,歐洲國家近期借口地區安全威脅,加快推進防空一體化進程。相關情況在加速歐洲防務自主進程的同時,也將對地緣安全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防空聯盟呼之欲出
據法新社報道,10月中旬,北約14個歐洲成員國與芬蘭在北約總部簽署一項名為“歐洲天空之盾倡議”的防空系統聯盟意向書。據悉,簽署國包括德國、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荷蘭、挪威、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英國和芬蘭。
從發展脈絡看,防空系統聯盟倡議始于今年8月29日,德國總理朔爾茨當日在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查理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希望與歐洲鄰國一同建立一個新的防空系統,以便“使整個歐洲的安全獲益”。朔爾茨表示,與每個國家都建立各自昂貴且高度復雜的防空系統相比,歐洲防空系統將更加經濟有效,各國可聯合購買新的武器系統,這些系統將以盡可能低的價格覆蓋大片區域。
從系統構成看,歐洲媒體指出,“歐洲天空之盾倡議”尋求采購以色列“箭”-3、美國“愛國者”和德國IRIS-T SLM防空系統等,以便構建一個多層次一體化防空系統。據報道,該倡議還將討論采購針對彈道導彈威脅的更高層級防空系統和專門用來保護較小區域或軍車車隊的近程防空系統等。
歐洲媒體猜測,以色列“箭”-3防空系統可能是歐洲國家的首選。報道稱,利用美國政府的大量資金和其他支持,自2008年以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一直在與美國波音公司聯合研制“箭”-3防空系統。該系統于2017年1月入役以色列軍隊,并在大約3個月后擊落1枚敘利亞地對空導彈。
軍事投入持續加大
對于“歐洲天空之盾倡議”,歐洲北約國家期待頗高。北約發布新聞稿稱,該倡議將使所有參與國聯合開發一種防空系統,可與歐洲現有系統搭配使用。“這種多國和多層面的策略,將為各國提供一種靈活和可升級的途徑,進一步強化北約威懾和防御能力。”
北約副秘書長米爾恰·杰瓦訥表示,該倡議的目的是讓歐洲盟國能夠更迅速地采購這些急需的武器裝備,同時帶來盟國之間的協同優勢。德國國防部長克里斯蒂娜·蘭布雷希特說,通過這項倡議,歐洲各國將把各自資源進行整合,共同履行對歐洲安全的責任。
除強化一體防空外,歐洲國家近期還持續加大軍事投入。法國國防部官方網站近期發布消息稱,法國2023年國防預算將達到439億歐元,較2022年增加30億歐元,增幅達7.4%,比2017年增加了36%。此舉令法國滿足了北約“將GDP的至少2%用于國防”的要求。法國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表示,有必要通過加大軍費投入,增加法國軍隊的彈藥儲備,增加軍事科研投入力度,同時升級陸海空軍主戰裝備。
英國也尋求增加軍費。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的話稱,到2029年,英國國防開支將明顯增長,在目前480億英鎊基礎上翻番,達到1000億英鎊左右。英國政府承諾,到2026年,英國國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將提升至2.5%,2030年達到3%。華萊士表示,英軍傾向于在情報和偵察能力方面加大投資,提升英國武裝力量對抗無人機等新興威脅的能力。
防務自主任重道遠
近年來,隨著美歐關系降溫和歐洲局勢升級,歐洲國家危機意識增強,不斷倡導和強化“戰略自主”理念,并多舉措提升自主防務能力。近期,組建快速反應部隊已被寫入歐盟理事會“戰略指南針”行動計劃。此次多個歐洲國家簽署“歐洲天空之盾倡議”,以及英國、法國等歐洲大國加大軍費投入力度,都體現出相關國家推進歐洲防務自主的強烈意愿。
展望未來,歐洲國家“自我捆綁”進程或將進一步加快。朔爾茨近日再次表態支持歐盟擴大。他表示,烏克蘭、摩爾多瓦、巴爾干國家和有望成為入盟候選國的格魯吉亞等必須滿足入盟標準。此外,歐洲必須加強自身能力,并呼吁推進歐洲防務工作。與此同時,他還認為,歐盟需對“一致性原則”進行改革。
盡管歐洲國家持續推進防務自主意愿十分強烈,但實際上,歐洲一體化防務依舊任重道遠。
一是內部難協調。歐洲各國防務政策存在較大差異,內部協調機制并不順暢,未來很難實現共同軍備采購。
二是外部難抗壓。多年來,歐洲安全防務高度依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裝備不足甚至老舊過時,一定程度影響了自身戰力。另外,歐洲大部分國家的軍隊缺乏實戰經驗,未來在推進防務自主時很難有力應對來自美國的壓力。
三是經費難維系。以英國為例,英鎊目前處于貶值通道,特別是英鎊對美元的匯率持續震蕩下行。這種趨勢對一些國防采購項目的消極影響十分明顯,即使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提高利率,英國國防部設定的軍費增長率也很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