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狀烯烴共聚物(COC)產能集中于日企 國內尚處于發展初期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2月07日在光學領域,環狀烯烴共聚物(COC)因其透明度高、紫外線穿透性強、低雙折射率以及良好的折光指數穩定性,被用于各類鏡頭、手機顯示屏薄膜等的生產。
環狀烯烴共聚物(COC)是雙環康烯(降冰片烯)單體和乙烯單體在金屬茂催化劑作用共聚而成的具有環狀烯烴結構的非結晶性透明共聚物,是一類新型高附加值熱塑性工程塑料,具有高透明度、高耐熱性、低密度、低介電常數、低吸濕性、比重輕、耐極性溶劑、耐酸、耐堿、耐鹽、黏結性好、表面硬度高、可加工性突出等優點,可廣泛用于光學、醫療、包裝等領域。
其中,在光學領域,環狀烯烴共聚物(COC)因其透明度高、紫外線穿透性強、低雙折射率以及良好的折光指數穩定性,被用于各類鏡頭、手機顯示屏薄膜等的生產。在醫療領域,環狀烯烴共聚物(COC)因具有優異的透明性、水汽阻隔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密度比玻璃小,十分適合用來制造血液儲存器、試管、陪替氏培養皿、注射器、吸液管等。
在包裝領域,LLDPE與COC共混制成薄膜,可增加模量、提高薄膜密封強度及收縮性能、氣體阻隔性能,用于食品、藥品等的包裝,此外COC/PCTFE高阻隔泡罩膜是極佳的藥品包裝材料。
從環狀烯烴共聚物(COC)生產端來看,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2026年環狀烯烴共聚物(COC)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目前環狀烯烴共聚物(COC)生產技術主要掌握在瑞翁、日本合成橡膠公司(JSR)、寶理塑料株式會社、三井化學、Topas先進聚合物公司等日本企業手中。除日企外,國內無錫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打通環狀烯烴共聚物(COC)工藝路線,并完成公斤級COC樣品制備。
從環狀烯烴共聚物(COC)需求端來看,亞太和歐盟地區環狀烯烴共聚物(COC)需求量較大,2021年,亞太和歐盟地區環狀烯烴共聚物(COC)需求占比合計超過70%。從需求量來看,2021年,全球市場環狀烯烴共聚物(COC)需求量超過10萬噸。
新思界產業分析人士表示,環狀烯烴共聚物(COC)行業技術門檻較高,現階段仍由日企占據主導地位,國內企業要打破環狀烯烴共聚物(COC)現有競爭格局仍需進一步努力。另外,當前環狀烯烴共聚物(COC)制造成本仍比較高,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環狀烯烴共聚物(COC)應用需求的增加,加之下游光學、醫療、包裝等領域用戶對環狀烯烴共聚物(COC)的性能優勢認知程度不高,也束縛著環狀烯烴共聚物(COC)行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