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王杰之:鍛造核工業品牌 助推高質量發展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2月12日文丨王杰之
12月8日,中核集團紀檢監察組組長、黨組成員王杰之參加了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22中國品牌論壇并作主旨發言。
以下為主旨發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作出“加快建設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核集團作為我國核科技工業的主體,承擔著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雙重責任,肩負著強核強國的歷史使命。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我們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一流品牌,建成世界一流核工業集團、建設核工業強國,助推國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時代,我們始終聚焦服務國家戰略,著力打造擔當負責的品牌形象。心系“國之大者”,牢牢把握核工業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在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中充分發揮國家隊、主力軍作用,鑄造大國重器,鍛造國家名片,用實際行動和責任擔當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積極推動核能安全有序發展,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戰略支撐。核電規模從2012年在運9臺機組快速提升至2022年在運25臺機組、核準及在建機組13臺,核電年發電量從2012年508億千瓦時,增至2021年度的1731億千瓦時。以華龍一號為例,一臺機組年發電近100億千瓦時,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同時,正在積極推動核能在工業供汽、供暖、海水淡化、制氫等領域的綜合應用,將核能優勢轉化為綠色低碳發展的核動能。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自主三代“華龍一號”核電品牌帶動核工業全產業鏈走出去,中國核電已經成為與中國高鐵齊名的國家名片。
新時代,我們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著力打造自信自立的品牌形象。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肯定“核電技術”是新時代十年的重大成果,同時,中核集團還取得了以第四代核電技術和新一代“人造太陽”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等為標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大力推動科研院所改革,深化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豐富完善“小核心、大協作”協同創新體系,全面推進戰略性、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同時,我們充分發揮核電等產業對高端裝備和尖端技術的牽引作用。作為中國制造高技術、高標準、高經濟帶動性的典型代表,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設備國產化率達90%,5300多家企業集智攻關,我們正在以最高安全和技術標準鑄就國家名片,積極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創新型國家建設。
新時代,我們始終賡續紅色血脈,著力打造激情奮進的品牌形象。大力開展典型選樹宣傳,發布核工業功勛榜、評選奮進中核人、宣講時代楷模彭士祿、開展年陳文化表彰等工作;講述核工業第一次創業歷程的電視劇《激情的歲月》,慶祝建國70周年期間在央視一套播出,講述中國核電自主創新發展歷程的《許你萬家燈火》電視劇,即將在央視播出,作為核工業喜慶二十大的獻禮;自2019年以來,組建“兩彈一星”精神和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宣講團,全國巡講70余場,覆蓋線上線下觀眾超過200萬人次,被評為中宣部2021年度“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新時代核工業人心中那團火正在點燃,為再現“兩彈一星”時期的精氣神、創造核工業新輝煌而團結奮斗。
品牌凝聚力量,奮斗開創未來。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指引,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品牌建設工作,不斷創建以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內核的卓著品牌,以世界一流品牌建設的新成效,引領帶動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中核集團紀檢監察組組長、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