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院自主設計的高放玻璃固化體模擬處置裝置和地下孔道試驗裝置研制成功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2月13日近日,由原子能院退役治理工程技術中心自主設計的高放玻璃固化體模擬處置裝置和地下試驗裝置研制成功,并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兩項裝置歷時一年加工制造完成,將為我國高放廢物處置庫場址比選、概念設計和安全評價提供技術支撐和科學依據,為在地下實驗室運行階段開展核素遷移實驗做好技術儲備。
高放玻璃固化體模擬處置裝置
地下孔道試驗裝置
核素釋出與遷移研究是地下試驗技術體系的重要內容,而地下實驗室開挖過程中所產生的圍巖擾動層破碎帶和圍巖裂隙是地面研究所不具備的核素遷移通道。對此,退役中心特種廢物處理處置創新研發團隊在充分調研世界各國地下處置實驗裝置的基礎上,密切結合我國高放處置庫選址和場址評價工程需求,系統開展了圍巖裂隙和擾動層對高放廢物體核素源項釋放的影響研究,以及深部圍巖條件下核素遷移行為研究,掌握了關鍵核素在深部地質條件下的釋出規律及其在擾動層區域和裂隙中的遷移規律,優化了遷移模型,并自主設計了模擬處置裝置和地下孔道試驗裝置。設備研制充分考慮了高放地質處置實際情況下的低氧和高壓環境,均設有獨立的加熱裝置,可以更加真實地模擬地下水穿透高放處置庫圍巖與近場處置巷道,模擬加速條件下核素的釋出和遷移速率,可連續運行達3年以上。
后續,高放玻璃固化體模擬處置裝置和地下孔道試驗裝置將采用北山處置庫現場獲取的不同深度裂隙的花崗巖、新鮮裂隙填充物、花崗巖基巖、擾動層圍巖來模擬多重屏障,結合北山地下水樣品在裝置中進行動態試驗,從而總結歸納出水、熱、力、化學多場耦合條件下高放玻璃固化體核素釋出與遷移參數的變化規律,為在地下實驗室運行階段開展核素遷移試驗,提供更可靠的技術儲備和更精確的數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