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聚焦中核華興:繪就核工業人最鮮明的精神底色
軍工資源網 2022年12月29日中核華興作為全球唯一一家連續近40年不間斷從事核電建設的領先企業,在這個初冬時節,迎來了一年中最關鍵的時刻。
“站在風口浪尖,我們為什么能堅持核電建設40年如一日?我們如何深化‘雙百企業’,國資委‘標桿企業’成果?我們又是如何成為核電建設的領跑者?”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開始,中核華興負責人首先向現場的員工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中核華興自1958年創建以來,便將改革創新融入血脈基因,胸懷‘國之大者’,將建設‘大國重器’、保障重點工程的責任扛在肩上,一路風雨高歌,繪就了核工業人最鮮明的精神底色。”中核華興用自身的發展變化給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據了解,中核華興從公司本級和子公司治理機制兩個層面系統深化改革;以商業模式創新持續加力,充分激活高質量發展動能;加快市場化經營進程,聚力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在科技創新驅動下精準發力,深入厚植高質量發展優勢。深化改革三年行動以來,中核華興營業收入從137億元增長至超300億元,核電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1%,中國出口海外占有率保持100%,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
唯改革者進。通過內部資源的不斷整合,中核華興系統構建形成差異化發展、業務協同、優勢互補的“十大管理平臺+八大專業化公司”組織發展模式。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實施設計引領工程總承包和施工牽頭工程總承包雙模式,成功實施了包括天津核工業大學項目在內的數十個工程總承包項目;在軌道交通、核電海工、盾構施工等新興業務市場實現重大突破。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依托創新發展的中核華興更加懂得科技創新才是動力之源。“中核華興一直在持續深入打造高水平科研平臺,積極推動研發中心共建共育,致力于在智慧園區、智慧工地、智慧建造裝備等領域開展技術與項目合作攻關,現已形成智慧建造應用成果12項。”中核華興負責人說,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攻克“卡脖子”技術一直是中核華興人的不懈追求,2022年中核華興的2項課題立項中核集團“卡脖子”研究開發項目,9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我們既是國企改革發展的堅定踐行者,也是最大受益者。”中核華興職工群眾在傾聽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后,更加感受到黨建工作為中核華興改革創新所積蓄的力量。建立中央企業首個黨建質量管理體系,引領和保障公司高質量發展,堅持“政治過硬、業績優良、顧客滿意”的目標,將“PDCA”管理理念應用于黨建工作,有效提升了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強化黨建考核結果運用,變“黨建+生產經營”為“黨建×生產經營”,發揮出了考核結果的乘數效應。
當下,中核華興通過宣傳牌板、標語條幅、工作群組等各類宣傳平臺,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車間、入班組、到崗位,并組織開展“黨員骨干進班組”“班組結對”“黨員帶群眾”“工匠進一線”等主題活動。
“通過帶班檢查、工作例會、早晚班會、送黨課下基層、座談交流、周末紅色影院等形式開展深入宣傳宣講,將黨的創新理論傳達到基層一線,我們希望黨的二十大精神能飛入每一位員工心里。”中核華興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