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俄烏沖突進程的關鍵裝備,商業衛星正在成“游戲規則改變者”
軍工資源網 2023年02月24日衛星情報對于俄烏沖突影響很大
“全程直播的現代戰爭”
隨著現代衛星技術的發展,光學衛星和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成為對地觀測的主力。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北約情報部門不但向烏克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衛星情報援助,西方商業衛星公司也廣泛參與其中。
美國“太空新聞”網站稱,美國情報部門去年4月透露,已與近百家商業衛星公司合作,獲得超過200顆商業衛星拍攝的烏克蘭戰場影像資料,還有至少20個商業衛星分析中心參與了對衛星照片的解讀。據稱,這些衛星照片的技術指標已達到冷戰時期頂級軍用偵察衛星的水平。來自Maxar、BlackSky或Planet公司的海量照片不僅傳送給北約總部或駐歐洲美軍司令部,同時也直接提供給烏克蘭情報分析師。此外,美國情報機構還與HawkEye 360等公司合作,這些公司利用衛星探測射頻信號,幫助識別可能損害通信或GPS衛星信號的俄軍電子干擾源。
據介紹,商業衛星在俄烏沖突中發揮了之前外界沒有預料到的重要作用。通常軍用偵察衛星主要針對機場、軍事基地、指揮中心及部隊集結地等高價值目標,而商業衛星數量龐大,可以對那些容易被軍用偵察衛星遺漏的橋梁、道路、建筑等更廣闊區域進行拍攝回傳,再借助先進的算法,高效地識別是否有情報價值。一旦發現重要目標,還可以快速調集更多衛星進行不間斷地“直播”。五角大樓對于商業衛星公司這種高效的情報收集能力非常感興趣,已經簽署多份相關合作協議。美國《新聞周刊》披露,由于西方商業公司拒絕直接向烏克蘭提供俄羅斯境內的高分辨率衛星照片,因此烏克蘭利用眾籌的方式獲得了一顆芬蘭雷達成像衛星的使用權,據稱已經發現和識別了數千個俄軍目標,“使其能在任何天氣和夜晚有效地確定敵人在森林中的隱藏位置”。
也正是得益于西方商業公司提供的這些衛星情報支持,俄烏沖突被稱為“全程直播的現代戰爭”。在這些高分辨率衛星的窺探下,俄軍戰前集結、兵力調動等重要動作都被放到聚光燈下,使俄軍行動完全失去了戰術上的突然性。例如在蛇島攻防戰中,烏軍對駐守該島的俄軍發動攻擊前,就通過衛星照片了解俄軍的部署;在空中打擊之后,還能通過衛星照片評估打擊效果。去年10月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爆炸后,Maxar公司的衛星照片幾乎第一時間就發布了現場照片,清晰地顯示了大橋的損毀情況。
俄軍的太空偵察能力明顯不足,目前俄羅斯在軌衛星一共約200顆,正常工作的軍用衛星只有102顆。考慮到其中還有通信等其他用途的衛星,用于對地偵察的衛星數量有限。對于這個不足,就連俄國防部人士也公開承認。
成也“星鏈”,敗也“星鏈”
“星鏈”終端得到廣泛使用
除了西方商業衛星公司提供的情報支持外,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的“星鏈”互聯網衛星在俄烏沖突中發揮的關鍵作用,更是到讓烏克蘭“離不開”的地步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8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節目采訪時表示,就烏克蘭軍方使用“星鏈”服務一事,美國政府已經與馬斯克進行了交談。之所以布林肯親自出面談及“星鏈”,就在于它在俄烏沖突中發揮的作用實在不容忽視。俄烏沖突初期,俄軍動用彈道導彈、反輻射導彈和巡航導彈對烏境內軍民用通信設施進行打擊和干擾,一度讓烏軍的通信網絡陷入癱瘓狀態。但SpaceX公司CEO馬斯克應烏克蘭方面的請求,提供了大批“星鏈”地面終端設備。“星鏈”地面終端設備不需要基站或發射塔等大型配套設施,可以直接連接近地軌道上的“星鏈”衛星星座與外界取得聯系。馬斯克曾揚言,“該公司發射新衛星的速度比俄羅斯擊落它們的速度還要快”。俄軍想要通過硬殺傷手段切斷“星鏈”通信的難度很高。
烏軍大力贊揚“星鏈”是“改變游戲規則的衛星技術”,它不僅使烏軍指揮系統保持通暢,而且可以幫助烏軍火炮和無人機更好地瞄準俄羅斯目標。甚至烏軍前方指揮部的便攜式設備可以通過“星鏈”終端與北約的E-3預警機聯網。
但“星鏈”的快速戰場消耗和昂貴費用也日益成為問題。烏軍去年7月透露,已經獲得西方援助的超過兩萬個“星鏈”終端,但需要再增加近8000個,因為“每月約有500個終端在戰斗中被摧毀”。SpaceX公司則表示,由于向烏克蘭提供的“星鏈”終端都是每月4500美元的頂級套餐服務,已經累計為此耗費了上億美元。去年年底烏軍一度出現大面積“星鏈”終端掉線的情況,導致多處戰場失利。
今年2月,SpaceX公司再次表示,“已采取措施,防止烏軍利用‘星鏈’控制無人機發起進攻”,“‘星鏈’從來沒有設想過要被武器化,烏克蘭人無意之間利用了它,這不屬于任何協議的一部分”。該消息引起烏克蘭的強烈反對。馬斯克回應稱,“‘星鏈’仍然是烏克蘭的通信支柱,但我們不會讓沖突升級,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布林肯承認與馬斯克討論過限制烏軍使用“星鏈”功能的話題,但沒有透露結果。
俄軍也想擴充全球衛星系統
對于烏軍在衛星系統方面取得的明顯優勢,俄羅斯也看在眼里。俄《觀點報》2月7日稱,借鑒俄烏沖突的經驗教訓,俄軍將打造全天候遙感衛星系統。
報道稱,拉沃奇金科研生產聯合公司將為俄軍創建全天候地球遙感衛星系統。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在一次專門的電話會議上說,該系統將有助于提高部隊的作戰效率。報道稱,該衛星系統將由各種不同類型的遙感衛星組成,包括可見光譜、紅外光譜和雷達成像衛星。“基礎”基金會主席阿列克謝·安皮洛戈夫承認,俄軍對烏克蘭戰場的監控“不如敵方準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俄方衛星能力不足造成的。“預計新系統可以進行圖像、無線電和紅外偵察。要想讓該系統能夠持續覆蓋地表任何一點,衛星的數量必須數以百計。”此外,俄羅斯于去年10月22日將“球體”衛星星座的首顆衛星成功送入軌道。俄媒稱,“球體”衛星星座由超過600顆衛星組成,它的功能與“星鏈”類似,但性能更強大。
按照俄國家航天集團總經理尤里·鮑里索夫的說法,到2030年,俄羅斯應該擁有至少1000顆各種衛星。但要想實現上述增長目標,每年需要制造250顆衛星。鮑里索夫表示,目前俄羅斯的衛星制造速度趕不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