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再看我國導彈護衛艦落選泰海軍競標與VT4坦克中標之差
軍工資源網 2023年03月03日泰國為何由海向陸,拒絕我們F40T導彈護衛艦,卻選擇了VT-4主戰坦克?
眾所周知,第一個敢于“吃螃蟹”購買VT4的國家是泰國軍方,并且對該主戰坦克贊賞有加,回國后各種操作各種演習各種秀,顯然對VT4滿意的很,于是后續又購買了上百輛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了。
當我們翻看中泰兩國軍貿歷史就會發現,泰國雖然是我國傳統的軍貿客戶,海陸兩種裝備皆有采購,但要論起淵源,海軍的053HT才是兩國軍貿的發端。但兩國間的貿易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2013年泰國新型護衛艦選型上面,我軍工企業信心滿滿拿出高水平的F40T護衛艦設計方案競標,最后卻是韓國人笑到了最后贏得了泰國護衛艦大單,這又讓人滿心疑問,畢竟F40T也是在我國現役的054A型護衛艦上改進而來,其先進程度更是后者難以匹敵的,按理說在外貿軍購清單上,它的分量甚至比VT-4坦克還要重,卻為何最終落得“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下場呢?本文試著將海、陸這兩種不同的裝備放在一起分析,希望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解讀。
一、護衛艦競標
作為國際上比較受歡迎的軍貿買家,泰國三軍裝備的競標活動從來都讓世界各國軍工集團趨之若鶩。當泰國海軍于2007年提出購買2艘新型護衛艦計劃后,當時包括法國、俄羅斯、韓國、中國等國在內的多家軍工企業攜帶著各自精心準備的設計方案紛至沓來。
而當時我國參與競標的船舶工業集團(中船工業)可謂是志在必得。一方面,泰國海軍一直是該集團的忠實客戶,從1991年的購買4艘053HT型護衛艦開始,泰國海軍相繼夠采購了2艘F25T“納來頌恩”級護衛艦、1艘R22T“錫米蘭”號綜合補給艦、2艘OPV-15T“北大年”級巡邏艦,也就是說雙方有著深厚的合作基礎,其制造的戰艦在泰海軍中也有較好的口碑。另一方面,F40T在“新青年”4000噸級的船體基礎上,對隱身外形、艦載武器和電子設備進行了大幅修改升級,可以說是當時我國能夠出口最好的海軍護衛艦了,放眼全球護衛艦其實力也算一流。況且泰國經濟自1997年被索羅斯等國際金融大鱷洗劫后就一蹶不振,囊中羞澀而有心無力從西方購買高價武器裝備?;谝陨先c認知,中船工業對于拿下此次軍貿大單還是很有自信的。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誰也沒有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中國會和俄羅斯在第一輪就被灰頭土臉的淘汰,韓國以“黑馬”之姿PK掉法國“笑到了最后”。一直被蔑稱為“高麗棒”的大韓民國竟然硬生生將我國中船工業“到嘴的肥肉”搶走,這樣的結果當然令國內許多軍迷無法接受,連帶著泰國海軍在那段時間也不怎么招中國軍迷待見了。但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韓國中標的DW3000F級戰艦的設計指標,至少在紙面參數上一點不輸于F40T,甚至在動力系統、電子雷達等方面還有超越。
不信你看,F40T裝備著“海鷹”三坐標雷達,而DW3000F已經用上瑞典的“海上長頸鹿”有源相控陣雷達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不用多說,那是現在的主流雷達技術,無論是在抗干擾性能還是多任務目標處理性能上面,兩者都存在著“代差”。在動力系統上面,F40T還在采用經濟性良好但噪音水平表現差的全柴動力系統,而DW3000F已經是柴燃聯合動力系統,無論是在安靜性還是加速性方面,都要比F40T強的太多太多。另外,DW3000F排水量只有3650噸,垂發也僅有8單元美式的MK41系統,但和4000噸出頭的F40T相比,導彈搭載能力,特別是區域防空導彈搭載能力毫不遜色——F40T上的32單元VLS可以全部用來搭載發射LY80N區域防空導彈,而MK41可以用“一坑四彈”的方式搭載32枚“改進型海麻雀”,后者最大50千米的攔截距離也要大于LY80N的40千米。這樣一比較,韓國DW3000F的優勢比F40T大多了。
二、坦克競標
相比于泰國海軍護衛艦競標的一帆風順,泰國陸軍的坦克換代計劃就顯得曲折多了。2011年泰國展開下一代主戰坦克的全球招標工作,與海軍招標護衛艦的境況相似,全球軍工企業聞風而動,中國、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軍工企業紛紛帶著本國的“拳頭”坦克而來,當時我國北方工業拿出來的是中巴聯合研制的MBT2000“哈立德”主戰坦克,最后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綜合性能評估),烏克蘭的T-84M“堡壘”主戰坦克用堪比中國坦克的“物美價廉”拿下49輛坦克大單。
平心而論,T-84M作為一款蘇聯時代主戰坦克的深度改進型號,其防護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最顯著的變化是重新設計了鑄造炮塔,和車體一同鋪設了防護性更勝一籌的新型基體裝甲和反應裝甲,換裝了西方先進的火控系統,保留了俄式125毫米大威力滑膛炮,總來說,其綜合技戰水平達到或持平MBT2000的水準,那為何后者被泰國陸軍拒絕呢?要知道泰國是裝備過69式主戰坦克的,對于中國坦克來說,泰國陸軍絕對不陌生。關鍵差距在于坦克的動力系統,我國的“心臟病”問題在當時還難以解決,MBT2000上使用的發動機恰好是烏克蘭的6TD2柴油機,好巧不巧的這款發動機也是T84M的發動機,也就是說MBT2000能否成功出口還得看烏克蘭人點不點頭,同時泰國人對于MBT2000沒有裝備自動變速箱耿耿于懷,于是泰國陸軍直接選擇了看上去很“美麗”,價格又足夠低的T84M。
泰國陸軍接收了頭一批5輛T84M以后,高興地不得了,還以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哪知道還沒過兩年就笑不出來了——2013年烏克蘭爆發內戰后,原本應該交付泰國軍方的T84M被損失慘重的烏克蘭陸軍直接拉上前線強行征用,于是欲哭無淚的泰國人和烏克蘭進行了好幾年的“討坦克”拉鋸戰。但此時烏克蘭國內動蕩,時局不穩,賣給泰國的坦克就是拿著蘇聯時代的庫存T84坦克修改而來,但其國內爆發的軍事沖突導致哈爾科機械局原本捉襟見肘的產能更加雪上加霜,哈爾科不得不對泰國進行斷供,優先為本國軍隊服務。再加上哈爾科年輕人才流失,為坦克配套的6TD2柴油機的只能依靠年紀大的技師一錘一錘的“敲”出來,效率極低不說,質量還存在相當大的問題。
鑒于烏克蘭龜速的交車速度和烏克蘭國內局勢的迅速糜爛已無法正常履約,2014年泰國軍方不得不重啟坦克招標工作。而恰好,包頭一機廠的新型VT4主戰坦克已經研制成功。為此,北方工業先是邀請泰國軍方到包頭參加2014年的中國第一屆裝甲日活動,在活動上,VT4坦克使出渾身絕技,以遠超MBT2000的優越性能成功引起泰國方面興趣,后來多次派出考察團到包頭進行考察,最后得以進入泰國陸軍招標選型工作中來。
當時,分別有韓國K1A1主戰坦克、俄羅斯T90S和我國的VT4坦克一齊參加競標活動。由于美國當時對泰國正實施制裁,擔心受到美國阻撓的泰國軍方很快就淘汰韓國。而當時俄羅斯的T90S有印度大單頂著,對泰國采購區區百十輛坦克根本瞧不上眼,非常佛系的態度——“愛買不買”,給泰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在坦克展示環節上,T90S連拿手好戲的炮射導彈科目都沒有演示。而我國北方工業一方面積極友好的對待泰國軍方,另一方面給出的銷售政策十分優惠,包括配件25年供應、1年質保以及承諾在泰國建立維修中心。另外北方工業對于泰國媒體惡意中傷VT4是用老舊坦克翻新的言論迅速回擊,拍攝了紀錄片《陸戰之王》全面揭示了VT4生產過程。北方工業的這套組合拳讓泰國軍方感受到了中方沉甸甸的誠意,最終于2016年經過多次交流后,雙方簽訂了首批28輛VT4坦克的正式合同,由此拉開了VT4出口泰國的輝煌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