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場上的謎案:俄軍為何不轟炸北約武器供應路線?有答案了
軍工資源網 2023年04月27日俄烏沖突已經進行了14個月了,俄羅斯軍隊之所以陷入泥潭,與烏克蘭軍隊能夠不斷提到西方軍事援助密切相關。到現在很多中國網民還不太理解:為什么普京不下令摧毀北約援助烏克蘭的交通運輸線?俄羅斯不是有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嗎?是俄羅斯軍隊太仁慈嗎?還是真的做不嗎?
近日,俄羅斯防空部隊博物館館長尤里·克努托夫在接受《歐亞時報》地給出了答案:因為無法派遣特種部隊深入烏克蘭領土,而且空射導彈或炸彈無法擊中橋柱。特種部隊潛入烏克蘭不可行,這是因為烏軍在后方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反滲透機制,這個非常好理解。那么,俄羅斯這隊的導彈和炸彈無法擊中橋柱,這個就比較尷尬了。
4 月 9 日,俄羅斯空軍蘇-34 戰斗轟炸機對烏克蘭北部切爾尼戈夫的蘇多斯特河大橋進行空襲,使其受到嚴重損壞。這座橋被摧毀是為了防止“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的破壞和偵察小組,滲透俄羅斯聯邦領土并攻擊布良斯克地區的定居點。這次打擊是使用改裝后的 FAB-500M62 炸彈或者是Kh-29TD空對地導彈進行的,證明俄羅斯空天軍剛剛開始使用滑翔炸彈,但是仍未能將橋梁完全炸毀。沒有人聲稱該橋的結構已變得無法使用或完全被摧毀,這表明烏克蘭可能會在修復后不久再次開始使用該橋。
克努托夫指出:北約在烏克蘭建立的防空系統,讓俄羅斯軍隊很難打擊烏克蘭西部的交通節點。 比如,攻擊一座橋梁的關鍵是打擊柱子,而不是“路基”來使其短暫“失效”。他表示,俄羅斯沒有已知的導彈系統可以在如此低的高度,從目標下方擊中柱子。
報道還援引另一位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的話說,摧毀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是結束戰爭的唯一途徑。列昂諾夫曾在特別軍事行動的最初幾天,預測俄羅斯會很快獲勝,但現在正在“清醒地”評估形勢。烏克蘭防空系統的耗盡將使俄羅斯能夠充分利用空天軍的力量,“扭轉戰局”。
那么,俄羅斯軍事專家所說的俄軍無法打擊橋墩子,這就是俄軍無法阻站北約軍援烏克蘭的關鍵。
有人會說,為什么不使用匕首這樣的高超音速導彈?高超音速導彈雖然毀傷能力足夠,但是打擊精度可沒那么高。有些巡航導彈,打擊精度夠了,但是爆炸威力不夠,就算命中目標也無法有效摧毀橋墎子,而且使用成本也非常高。
還是我們早前說的話題,俄羅斯軍隊缺少高精確度的烏克蘭數字地圖。這也意味著精確制導武器無法在立體角度打擊的目標,因為橋墎子在橋面下去,你導彈從上往下打一定是打到橋面。一旦有了數字地圖,巡航導彈就可以使用地形匹配技術,低空巡航增加突防概率,有能力將橋梁連根拔起。俄羅斯空天軍也缺少電視制導的空對地導彈,只要攻擊的角度合適,能人在回路控制的空對地導彈。仍然是有可能打擊橋墎子的。
當然,要從橋面上摧毀橋墎子也不是不可能,需要投放大量大威力的高精度制導炸彈,命中精度要能達到米級,這是俄羅斯現有滑翔炸彈做不到了。
這還沒有考慮到烏克蘭就關鍵橋梁受到防空保護,一些低速的巡航導彈又很難突防,戰斗機低空投彈又可能被擊落。
綜合各種因素,俄羅斯軍隊實際上并沒有打擊烏克蘭關鍵橋梁的有效戰術,甚至還差得比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