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使命·2023”演習:演習場上礪紅鷹 保民平安擔使命
軍工資源網 2023年05月19日直8A投水滅火瞬間。
昆明航空救援支隊特種救援大隊16名救援隊員、2只搜救犬分別登機直8A。
中國飛龍機組吊裝吊桶起飛,與其他飛機集結。
航空工業、中國航發伴隨保障人員。
森林消防特勤隊員,攜帶著2只搜救犬索降。
云南森林消防總隊8名救援隊員、8輛摩托車分別載入2架直8L直升機。
昆明航空救援支隊部分保障官兵。
3架直8A多次來往機場與演習場地。
米26吊運著一臺挖掘機已經升空奔赴演習場。
直8索降。
4機編隊從拉市海取水集結,建立灑水航線,實施4機灑水滅火。
中國飛龍機組成員。
來自航空工業、中國航發的伴隨保障人員。
塔臺指揮室里,眾人密切關注現場動向。
近日,“應急使命·2023”高山峽谷地區地震災害空地一體化聯合救援演習在滇舉行,本次演習投放了直升機11架,其中包括6架直8系列直升機,中國飛龍執飛的米-171、卡-32、米-26等多個型號。在演習場內裝備展覽展示區,AR500C、“翼龍”無人機和運5改裝無人機等數十架國產航空裝備在本次演習中凸顯航空力量,空中力量和地面力量銜接,形成立體救援、精準救援、高效救援。
在“應急使命·2023”高山峽谷地區地震災害空地一體化聯合救援演習中,模擬震中區域出現大面積斷電、斷網情況,道路中斷,為全面、實時掌握災情信息,急需利用無人機對災區進行應急偵察。
針對高山峽谷地區人員進入極難與應急通信組網要快的突出問題,演習構建了大小結合、高低協同的應急指揮通信空中保障體系。大型無人機方面,調派了兩架“翼龍”無人機攜帶應急通信平臺赴麗江、大理構建應急戰術互聯網空中骨干節點。
在演習現場不遠處的白沙機場,停放著陸航某旅的1架直8G、2架直8L,卡-32、米-26由中國飛龍機組保障、執飛的米-171和昆明航空救援支隊保障、執飛的3架直8A。在直升機救援科目中,9架直升機從這里升空、其中6架是由航空工業研制的直8系列直升機和中國飛龍機組駕駛的米-171,國產航空裝備和空中執飛力量占參演人員裝備75%。國家消防救援局昆明航空救援支隊受命參加此次演習,擔負直升機空中偵察、編隊突入災區、水域搜救、空地協同營救滅火等任務。
上午8時,機務陸續進場進行航前準備,昆明航空救援支隊特種救援大隊16名救援隊員、2只搜救犬分別登上直8A;中國救援隊40名先鋒隊員及10余個模塊化航空器材箱進入米-26;云南森林消防總隊4名救援隊員和4名醫護人員登機米-171;云南森林消防總隊8名救援隊員、8輛摩托車分別進入2架直8L直升機。兩個小時后,直升機陸續開車,從白沙機場拔地而起,升空。
“報告指揮部,我是昆明航空救援支隊02307號機機長張英海,經偵察,進入古鎮的3座橋梁全部坍塌,大部分房屋倒塌,群眾正在開展自救互救,急需開辟空地救援通道,報告完畢!”緊接著,直8A直升機下降高度,飛到了一個站滿受災群眾的“孤島”上空,用機載應急廣播發出信息。此次演習,該支隊作為救援主力,是第一支進入演習災區的空中力量。
在偵察完災情后,支隊2架直8A直升機攜載特勤大隊16名救援隊員迅速起飛,飛赴災區開展救援。底部印有“中國應急”字樣的2架紅色戰鷹抵達演習場災區“孤島”上空,因為“孤島”沒有直升機降落的平坦位置,需要索降隊員們提前落地開辟機降場地?!吧窒?6名特勤隊員開艙門、放繩索、設掛鎖、接卡扣,從天而降”,全體隊員從直升機懸停打開艙門到索降集結抵達搜救點,全程一氣呵成,用時僅1分30秒,特戰隊員們選取開闊平整地帶,快速開辟臨時起降點,為直升機機降、應急物資投送做好場地和引導準備。“報告指揮部,直升機臨時起降場已經選定,可以實施機降”。隨后兩架直8L將云南森林消防總隊8名救援隊員和8輛摩托車機降到災區,米-26、米-171也緊隨其后,完成機降運輸任務。
隨后一架直8G、1架高原型米-171直升機載滿裝備物資陸續升空,前往演習場進行物資投送。
兩架進行物資投送的飛機還未著陸,應急救援裝備吊運的米-26吊運著一臺挖掘機已經升空奔赴演習場。隨著演習的進展,傷員不斷增多、直8G再次起飛,對危重傷員進行轉運,與此同時,在遠離演習現場的文筆水庫發現落水者,昆明航空救援支隊1架直8A直升機到達文筆水庫上空,從尾艙門空投1艘橡皮艇、4名救援隊員入水,進行落水人員營救;而演習現場,濃煙四起,火苗吞噬著山谷,昆明航空救援支隊的一架直8A、南方航空護林總站1架高原型米-171直升機奔赴火場,進行火場懸停營救。
昆明航空救援支隊2架直8A、中國飛龍1架高原型米-171和1架卡-32直升機懸掛吊桶,已從拉市海取水集結,組成4機編隊,建立灑水航線,實施4機灑水滅火。在最后一架卡32投水完成后,山谷的火苗已被撲滅。
在一個多小時的演習過程中,空中救援力量發揮出了絕對的優勢。
2008年以后,航空應急救援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國產航空裝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在各種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向航空強國邁進的標志。近年來,航空裝備從運輸機、直升機、無人機等機種在各類應急救援事件和演練中留下勇擔使命的航跡。在不久的將來,相信更多適用于應急救援的機型投入使用會讓我國的應急救援力量更加強大。
此次演習,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昌飛;中國航發動研所、東安、中傳等單位組保障隊伍伴隨保障,與昆明航空救援支隊、南方航空護林總站共同保障這次演習的順利進行。(岳書華 姚旭東 李衍宣 李欣 黎偉 劉傳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