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軍協同作戰飛機(CCA)搭配AIM-260空對空導彈
軍工資源網 2023年12月07日導讀:2023年5月,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對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表示,美軍AIM-260聯合先進戰術導彈(Joint Advanced Tactical Missile,JATM)“有望”在今年加速投入生產。當無人機投入使用時,JATM還將裝備協同作戰飛機(CCA)。
1、AIM-260聯合先進戰術導彈(JATM)
AIM-260計劃于2017年啟動,是旨在應對潛在對手開發的遠程導彈(特別是我國PL-15)。2019年時,美國空軍曾計劃該導彈的初步飛行測試將2021年結束,然后在2022年的某個時候開始運行測試。2020年4月-8月,美國空軍使用QF-16對AIM-260進行了飛行測試,此后關于AIM-260在2021年及以后的測試并無其他數據披露。在2019年時,美軍曾預計AIM-260在2022年實現初始作戰能力(IOC),但目前該節點已被推遲。
美軍計劃用AIM-260取代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而美國防部2024財年預算請求提出了AMRAAM、AGM-158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JASSM)系列巡航導彈和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衍生型號等其他彈藥的五年合同“大批量采購”試點計劃,該計劃的設計目的是“不同但相關的計劃之間的生產協同效應可以提高效率,提高生產能力,加快交付速度并降低單位成本。”多年采購計劃中的2024年預算為831枚AIM-120防空導彈提供了12億美元資金,包括為海軍購買374枚AMRAAM,為空軍購買457枚AMRAAM。而此后AMRAAM采購量逐年減少,到2028年采購僅9枚,屆時其生產將為新型的AIM-260讓路。預計到2026年,AIM-260產量將超過AIM-120。因此按美軍計劃,2024財年預算將有助于提高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的生產率,還可以提高AIM-260的生產率。但AIM-260的開發一直處于所謂的特殊訪問計劃(SAP)的高度機密之中,以至于美國空軍在2020財年要求撥款約650萬美元,在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為其建造一個特殊的安全存儲設施。
美軍宣稱AIM-260將保持AIM-120的外形尺寸,AIM-120D的最大射程約可達160公里,AIM-260作為其替代型號,射程保密,但有望得以大幅提升,飛行速度有可能5馬赫,可直接裝入F-22和F-35的內彈艙使用,還可以裝備于F/A-18E/F超級大黃蜂與F-15EXII。由于二者外形尺寸相當,因此AIM-260不會采用沖壓發動機,可能會采用新型發動機(如雙脈沖發動機)、彈頭技術與新的流線型彈體,或其他組件的小型化結合,通過增加燃料負荷,采用混合推進劑,提升射程。
AIM-260可能具有多模式導引頭布置,可能包括主動雷達和紅外成像導引頭。這將有助于增強其打擊準確性以及對射頻電子戰攻擊和其他對抗措施的抵抗力。AIM-260可能采用以色列I-DerbyER增程空對空導彈的技術先進理念,升級后的I-Derby導彈配備了軟件定義的主動雷達導引頭,可激活彈頭,取消任何形式的近炸引信,由此為火箭推進劑創造額外空間,進而提升射程。
AIM-120已經具備雙向數據鏈功能,與載機實現通信,射程更遠性能更先進的AIM-260必將具備該功能,由此可能具備末段“人在回路”控制的能力,允許武器接收中途目標更新或完全重定向,并能夠拓展載機的態勢感知范圍。
AIM-260可能采用定向彈頭,更小型但精度更高,也可能采用動能殺傷戰斗部。美國空軍近年來對采用動能殺傷設計等實現空空導彈緊湊性的概念展開了探索,可能將該設計用于AIM-260,采用動能殺傷戰斗部還能大幅減小導彈的體積與重量。若采用該型戰斗部,側面也體現了AIM-260在制導精度與脫靶量設計方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水平。
2、“協同作戰飛機”(CCA)與AIM-260
據美國空軍透露,未來的“協同作戰飛機”(CCA)無人機預計也將配備AIM-260。此前,美國空軍已經多次表示,設想中的這些先進無人作戰飛機的第一個角色是作為武器平臺,在空戰中支持第五代隱身戰斗機,包括未來的“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有人駕駛戰機。預計CCA最終將執行其他任務,并可與第四代戰機和其他飛機協同作戰。“協同作戰飛機”有三種基本任務集。首先是作為射手增強戰斗力的能力。第二是進行電子戰的能力,第三是在戰斗空間成為傳感器的能力。美軍將首先關注CCA增強射手并成為射手本身的能力。
此外,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主持的“遠射”(LongShot)項目也是AIM-260導彈的潛在應用對像之一,該項目的目標是開發一款中型空射無人機,能夠發射多型空對空武器,能夠顯著提升美國空軍的交戰范圍、提升武器效能,并降低有人機的風險。該項目還將探索多模式、多殺傷系統同時打擊一個以上目標的新交戰概念。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上,“遠射”項目下發展的無人機(以下簡稱LongShot無人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作戰理念,有人戰斗機將不再攜帶導彈,而無人機則是掛載武器的平臺。LongShot無人機可配置在現有戰斗機外部或轟炸機內部,借助戰斗機或轟炸機抵近戰場,通過發射自身攜帶的空空導彈,實現對空打擊。這種作戰方式帶來了若干優勢,顯著提高了武器的效能。
將AIM-260的超遠射程添加到這個系統中會進一步擴展未來CCA無人機的“范圍”。這些無人作戰飛機預計能夠在與其配合的有人平臺前方運行,進一步擴大整個飛行組可能面臨風險的總體區域。直接向CCA 或其機組人員提供的機外目標數據可以賦予無人機更強的能力,以應對它們自己可能無法“看到”的威脅。這也將有助于使整個小組遠離敵方飛機或地面防空系統。
不過美國空軍仍在不斷充實和完善CCA項目的細節,2023年9月,美國空軍發布了一份與CCA計劃相關的非機密信息征詢(RFI),重點是對CCA的航程和速度提出要求,以及能夠從較短的跑道起飛。美國空軍要求研究推力級別為3000至8000磅的噴氣發動機,以幫助高度自主的CCA實現所需的性能并滿足其他能力需求。美國空軍預計CCA無人機將在2030年之前投入使用。然而,該項目進展依舊緩慢,也沒有公開發布過CCA的路線圖。
通用原子公司正在開發的Gambit系列中各種無人機的藝術構思,其中包括發射導彈的示例。其中一項或多項設計可能是CCA的競爭者
這些新發展來源于美軍對未來戰場的判斷,他們認為其所面臨的威脅是動態的,變化很快,空軍可能需要圍繞CCA和隱身加油機等新能力進行重組。
美軍認為這會迫使其對手認真對待CCA飛機中的每一架,因為每一架CCA都是一個完整的威脅。相對于在空中擁有這些東西的成本而言,這會給美軍帶來巨大的優勢。既增加了目標定位問題,也給對手提供了必須面對的戰術困境。
CCA項目下還有 “可損耗”和“負擔得起”兩個概念,即可以犧牲其中一架飛機,把它放在機隊前面很遠的地方,用它來吸引火力,迫使對方暴露自己,然后接受交戰。美軍稱其為可消耗的,但不是消耗品,意思是在行動上可以承受他們的損失,但并非主動去失去。
CCA在整體上有更廣泛的預期效益。當作為網絡化無人編組的一部分工作時,最多只有一部分無人機實際上可能需要攜帶雷達或其他傳感器。其余的無人機可以純粹被配置為武器平臺,為其他平臺接收目標信息。這將有助于降低其成本和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