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海軍龐大戰艦時代或走向終結
軍工資源網 2024年03月18日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3月13日發表題為《美國海軍龐大戰艦的時代結束了》的文章,作者時美國國會前工作人員、地緣政治分析師布蘭登·韋徹特。全文摘編如下:
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的興起,意味著大型水面戰艦作為海軍艦隊主要力量投射形式的時代走向終結。
航空母艦是一種高度復雜的大型戰艦,它的目的是在敵方領土附近機動運行一個流動的空軍基地,以精確而持續的空襲威脅對手。不過,只需花費航母成本的一小部分,中國的東風-26B導彈就可以直接擊沉一艘航母,或者只是摧毀它的飛行甲板,就可導致其在戰斗中毫無用處。
航母是美國力量投射的主要手段,它的缺失或局限性給美國軍事能力留下一個致命缺陷。
面對中國日益增強的反艦能力,不只是航母易受攻擊,其他水面戰艦也成為目標。中國軍方已經發展了越來越多的高超音速武器能力,并計劃發射這些武器對付來襲的美國戰艦。美國戰艦上并沒有已知的對抗手段來防范這些高超音速系統。
世人在俄烏沖突中看到了對大型水面戰艦造成的不對稱風險。“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俄羅斯“光榮”級巡洋艦、俄黑海艦隊旗艦——就是深夜停靠在港口時,被烏克蘭反艦導彈擊沉的。
自“莫斯科”號沉沒以來,其他幾艘俄羅斯水面戰艦也遭到了襲擊。
那么多錢,那么多寶貴的資源,都被投入到更大的水面戰艦艦隊中,俄羅斯能得到什么呢?什么都沒有。
俄烏沖突中發生的一切應該給美國海軍規劃者上了一課,特別是在如今緊張的國際形勢下。
中國的A2/AD能力遠超烏克蘭在黑海對俄使用的任何能力。因此,美國水面戰艦被中國力量牽制的可能性很大。
你可能認為,如果水面戰艦無法完成任務,美國還可以用潛艇艦隊。這是可以的,但美國的彈道導彈潛艇面臨一些棘手的問題。
首先,美國海軍多年來一直在削減潛艇艦隊的開支。在2025財年的預算提案中,美國海軍再次大幅減少了最初對增加潛艇數量的要求。
其次,海軍造船廠多年來一直不景氣,它們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除了這些擔憂之外,還有一個事實是,中國開發了一整套高端的潛艇跟蹤設備,遙感衛星星座就是一個例子。中國的目標是利用這種“隱藏孔徑雷達”系統攔截來自地面的無線電信號,并對戰艦的位置進行三角定位。美國海軍也有類似的系統。
盡管如此,潛艇還是比大型水面戰艦更難被摧毀。美國海軍必須把重點放在擴大潛艇艦隊上。更重要的是,在A2/AD時代,遠程作戰必不可少。打破A2/AD泡沫將成為關鍵所在。
因此,除了潛艇,海軍還需要無人機和高超音速武器組成的強大武器庫,來摧毀已知的A2/AD陣地。
不過,海軍并沒有對這些系統進行投資。相反,五角大樓繼續在傳統系統——尤其是昂貴的航母——上揮霍資金,并指望中國的A2/AD系統并不那樣有效。(編譯/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