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鯤龍”!AG600完成兩項試驗,加速邁向取證
軍工資源網 2024年05月16日近日,由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相繼完成了多項高風險試飛科目,為AG600型號順利進入TIA(飛機型號檢查核準書),完成適航取證目標奠定了重要基礎。
5月7日19時,臨近黃昏,陜西蒲城國家民機試飛基地,AG600飛機在日落前起飛。經歷數小時的飛行,于22時圓滿完成試飛并返場關車。從黃昏到深夜,這次試飛累計開展了9個架次的連續起降,開展首次夜航飛行試驗。
在進行第5個架次的起降之后,塔臺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機組對飛機著陸燈的照射角范圍和亮度給出了滿意的評價。夜航飛行試驗主要對飛機的照明系統進行評估驗證,表明飛機能夠在夜間給飛行員提供足夠的照明,且不會對飛行員產生不利的眩光、反光、暈影和直射光,這是確保飛機具備夜間出勤能力的重要前置條件。此次夜航驗證的順利完成,為飛機拓展使用包線、放寬使用限制、進行全天候試飛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5月13日,“鯤龍”AG600完成空速校準空中段和基準失速速度表明符合性試飛的最后一個架次,順利降落在陜西蒲城國家民機試飛基地。
空速校準和基準失速速度試飛對于保證飛機性能和安全至關重要,也是確保新機型獲得適航證并投入使用的必要步驟。空速校準是飛機進入TIA的必要科目之一,其中,失速段和俯沖段空校是高I類風險科目。
通過校準可以確定空速指示、氣壓高度、溫度、迎角的修正量,驗證其與適航標準的符合性。速度和高度等參數是多個系統所需的關鍵輸入,校準后可以提高測量精度,減少誤差,使飛行員能夠做出更準確的決策。該試飛科目的意義在于確保飛機能夠準確地獲取和處理周圍大氣環境的參數,這些參數對于飛行控制、導航和數據分析也是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飛行的安全和效率。
基準失速速度試飛的意義在于確定運輸類飛機最小使用的參考速度,確定飛機在失速狀態下的飛行特性和性能,是適航審定的關鍵,也是飛機進入TIA(飛機型號檢查核準書)的必飛科目之一。
該速度為飛機在最大升力系數時對應的速度,對于把握起飛降落和爬升等速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適航審定過程中,失速速度是一個重要的試飛科目,是高I類風險試飛科目,是挑戰極限的試飛科目之一。確定基準失速速度對于確保飛機在各種飛行條件下都能安全運行至關重要。它為飛行員提供了一個安全區,保證正常的使用速度足夠高于飛機的失速速度。失速警告系統也需要根據這個數據來設定警告閾值。
此外,它不僅用于驗證設計參數是否符合要求,還用于評估飛機在不同重量、高度和溫度的性能,從而提高飛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困難見巧、愈險愈奇。從試飛科目的大綱批復、構型差異評估、制造符合性檢查到最后表明符合性試飛,研制團隊與相關研制方和局方代表大力協同、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試飛過程中,先后與相關兄弟單位協同解決了試飛狀態點/大氣數據系統/飛控系統狀態協調確定等方面的問題,確保了試飛工作的順利進行。后續,團隊還將繼續團結協作、拼搏奮進,為型號研制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