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精彩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軍工資源網 2024年07月05日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簡稱“WAIC2024”)在上海舉辦。中國聯通圍繞“AI+聯世界,數智通未來”主題,攜人工智能領域20余項爆款展品精彩亮相上海世博展覽館,全方位展現在“AI+基礎設施、AI+算力調度平臺、AI+大模型及AI+智慧應用”等領域的人工智能領先技術和創新成果,詮釋了數字中國建設的“聯通實踐”。
中國聯通積極響應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充分發揮“算網一體”的資源稟賦,通過構建“5+4+31+X”通算布局,形成“1+N+X”全國分梯次智算資源,致力于實現多樣性算力的一體化供給。通算方面,中國聯通打造全國核心云池、省級骨干云池、地市級邊緣云池等三層通算架構,覆蓋城市超過220個,資源池達到250多個,通算資源高達400多萬核,形成了覆蓋廣泛、高效協同、靈活調度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智算方面,按照“1+N+X”規劃布局,構建1個超大規模智算訓練中心、N個訓推一體算力樞紐和X個屬地化智算推理節點,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多樣化算力需求,實現智算的高效供給和靈活調度。
在AI+平臺能力板塊,中國聯通展出了“星羅”先進算力調度平臺產品與實踐案例等內容?!靶橇_”先進算力調度平臺基于聯通云7.0雙引擎架構,實現了多元異構算力的適配和服務編排,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的融合調度能力,面向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算力運營服務。目前,“星羅”先進算力調度平臺已上線內蒙、鄭州等智算中心節點,通過多元異構、集群管理、數據跨域及推理分發功能,支持“通算+智算”“國產化+非國產化”“千卡集群”統一管理,并結合全國骨干云池及AI邊緣一體機提供“中訓邊推”服務。
在AI+大模型展區,中國聯通元景大模型驚艷亮相。聯通元景“1+1+M”大模型體系是中國聯通面向賦能實體經濟業務需要自主研發的大模型系列產品,包括1套基礎大模型+1個大模型平臺+M種行業大模型。元景大模型MaaS平臺擁有模型庫、工具箱、原生應用商店三大板塊,具備強大的“職業技能”,目前已服務于政務、城市治理、文創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文博熱”的興起,中國聯通與中國外文局聯合打造了元景文創大模型,以“一鍵輸入圖文信息,即刻生成文物形象”這種簡單有趣的強交互性圈粉無數。文物“活化”以智能“通”古今,吸引了現場眾多觀眾駐足,激發了大家保護文物古跡、傳承優秀文化的意識。
中國聯通全面貫徹落實數字中國戰略,積極探索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持續打造創新融合泛在的AI+智慧應用,賦能千行百業數智轉型。在上海世博展覽館的聚光燈下,全面展示了中國聯通在AI+政務、AI+工業、AI+文旅、AI+金融等領域的創新實踐。
全國首個數字世界中的紅色矩陣——“數字一大”在中國聯通展區精彩亮相,線上線下融合的趣味交互吸引了大波觀眾爭相體驗,并獲得了國際電信聯盟(ITU)電信標準局局長Seizo Onoe的高度認可。此次亮相的“數字一大”服務矩陣聚焦數字展陳、數字體驗、數字黨建、數字藏品四個維度,全面展示了全國首個紅色大空間VR體驗項目——“初心之旅”。“初心之旅”大空間VR體驗項目,運用LBE VR行進式大空間數字科技,打破虛擬與現實的壁壘,開展沉浸式自由行進探索互動黨課。這一全新的紅色文旅體驗不僅面向黨員,更面向全社會,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建黨故事,讓紅色文化走出紀念館,是中國聯通AI賦能文旅行業數智轉型的生動實踐。
中國聯通主動融入上?,F代化產業體系和城市數字化轉型,積極參與上海市“兩網建設”,在本次“AI+政務”展區展出“AI+在線幫辦”典型案例。聯通充分發揮數字創新能力和安全運營服務能力優勢,聚焦“改善用戶會話體驗、提升坐席服務性能、完善運營管理機制、提高客服派單精度”四大目標,打造“智能客服、輿情監測、智慧運營”大模型,覆蓋430+高頻事項,服務41個市區委辦,賦能1400+幫辦人員,讓數據多跑腿、讓百姓少跑路,有效提升一網通辦服務質量,助力打造“效能型”政務新服務。
在“AI+工業”展區,中國聯通充分展示了工業“端網云數用”一體化服務能力,圍繞“AI+生產制造、AI+研發設計、AI+智能運維、AI+綠色低碳”等場景打造多個標桿案例。
作為“AI+工業”展區的人氣展項,商飛氣象預測超算平臺案例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該項目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國產大飛機試飛場景的首次實踐,依托天氣智能識別與精細化預報,有效降低復雜天氣對試飛的影響,提升試飛效率、降低飛行器研制周期,助力國產大飛機數字化轉型。
聯通智能,向新而行。在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新時代,中國聯通作為數字信息運營服務國家隊、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排頭兵,將繼續聚焦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責,以人工智能和算力為引擎,積極探索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不斷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為助推科技高質量發展、賦能千行百業發展提供強勁的數字化動力。(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