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制冷劑配額“靴子落地”
軍工資源網 2025年01月12日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示了其所受理的48家企業提交的2025年度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使用配額申請,以及67家企業提交的2025年度氫氟碳化物生產、進口配額申請。備受關注的新一年度制冷劑配額終于“靴子落地”。
二代制冷劑削減量在市場業界預期之內。據公示數據,2025年二代制冷劑生產配額較去年減少4.9597萬噸;內用生產配額較去年減少4.2052萬噸。其中,R22生產配額和內用生產配額較去年分別減少3.1435萬噸和3.01萬噸;R142b生產配額較2024年減少5995噸;R141b生產配額較2024年減少1.1938萬噸,僅剩三美股份一家擁有配額;R123和R124仍是僅中化藍天1家擁有配額。
以所屬集團數據匯總來看,二代制冷劑生產配額占比最大的是東岳集團,占27.26%;其次是巨化股份,占23.79%;梅蘭化工和三美股份位列第三和第四,分別占19.98%和10.76%。
同時,三代制冷劑顯出蓄勢待發之態。2025年,三代制冷劑生產配額增加4.337萬噸;內用生產配額增加4.7235萬噸。總體而言,三代制冷劑生產和使用總量控制目標保持在基線值,維持了2024年的水平。在具體細分品類上,R32、R125、R143a相比2024年生產配額有所增加,R134a則有所減少。
其中,R32生產配額較上年增加4.08萬噸,內用生產配額增加4.25萬噸,較征求意見稿的4.5萬噸略有減少;R134a生產配額較上年減少0.74萬噸,內用生產配額減少2241噸;R125生產配額增加1614噸。
據國化新材料研究院計算,2025年三代制冷劑生產配額總量95%以上集中在6家企業:即巨化股份(包含飛源化工)、三美股份、中化、東岳集團、永和、東陽光和梅蘭。其中,巨化占比第一,為37.86%,優勢顯著。
華金證券也預測,2024年是三代制冷劑配額管理的第一年。前幾年社會庫存有一定累積,經過一年消化,目前庫存偏低,同時終端需求存向好預期,預計2025年三代制冷劑仍會出現階段性缺貨的情況。受產能集中度較高影響,裝置開工對三代制冷劑市場影響較強。
對于2025年的制冷劑市場,目前業內尚持有較強信心,頭部企業強烈的漲價意愿以及當前的政策背景,均利好制冷劑市場。另外,由于國內產品出口價格和國外市場價格差距偏大,預計2025年國內外制冷劑市場都將繼續調漲價格。
國信證券分析認為,隨著配額管理不斷深化、行業競爭格局趨向集中,而下游空調、汽車需求持續平穩增長,新型制冷領域、新興市場需求高速發展,看好二代、三代制冷劑的長期景氣度延續。建議關注配額規模領先、產業鏈完整、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工藝技術先進的氟化工龍頭企業及上游資源龍頭。(趙欣婕)
轉自: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