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突出 鉀肥價格漲幅超預期
軍工資源網 2025年03月07日 作為春耕用肥的核心品類之一,國內鉀肥價格在春節假期后持續攀升,引發行業高度關注。業內人士指出,這與貨源持續緊張、下游需求緩慢釋放有關。
對于后市,業內人士表示,短期內鉀肥價格或維持高位,但隨著政策調控效果顯現,鉀肥價格有望趨于穩定。
供需矛盾突出 價格漲幅超預期
隆眾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前后,國內鉀肥市場價格一路走高,漲幅在250~550元(噸價,下同)。
隆眾資訊分析師張杰指出,目前國內鉀肥市場供需失衡。氯化鉀方面,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價格持續上行,尤其是在東北地區,漲幅更為明顯。
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2月18日,60%國產氯化鉀價格為2800元,較春節前上漲250元;62%進口氯化鉀價格為3030元,上漲380元;60%大紅顆粒鉀價格為3250元,上漲550元,為漲幅最高的鉀肥品種,目前仍持續上行,漲勢之快超乎市場預期。
受原料氯化鉀價格上行影響,加工型硫酸鉀的成本壓力不斷增加,企業報價也隨之水漲船高。但因下游客戶對高價硫酸鉀的接受程度有限,以及市場對未來行情的不確定性導致的觀望情緒,市場成交并不活躍,企業主要以兌現前期訂單為主。
目前曼海姆加工型硫酸鉀的開工率維持在70%~75%,相對較高,但受限于原料供應緊張,產能并未得到完全釋放。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52%曼海姆硫酸鉀價格在3650元,較春節前上漲300元。
惜售情緒主導 需求緩慢恢復
張杰指出,造成鉀肥價格持續拉漲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貨源高度集中,流通貨源減少,價格在小單成交中持續走高。
從供應來看,國內進口氯化鉀貨源緊張。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統計,2025年1月第三周的港口氯化鉀庫存約(含保稅)278.5萬噸,較1月第二周(含保稅)環比減少6.3萬噸,同比(含保稅)減少59.8萬噸。
張杰表示,在春節后有部分貨源補充,港口庫存量達到了300萬噸水平,但在各地區國儲儲備檢查,以及大型貿易商始終未能完全對市場放量的情況下,貿易商的惜售情緒占據主流。另一方面,國內氯化鉀廠家裝置處于傳統的冬季檢修狀態,多數廠家在3月才能恢復正常水平,因此各地區市場到貨量相對有限。
而在下游需求方面,下游復合肥企業對高價鉀肥接受度有限,疊加終端用肥季未至,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成交以執行前期訂單為主。隆眾資訊數據顯示,復合肥企業開工率僅恢復至30%,采購節奏趨緩,多采取“按需補貨”策略。
政策發力穩預期 多方聯手保供應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短期內鉀肥價格或維持高位,但隨著國產鉀復產、進口貨源到港及政策調控效果顯現,鉀肥市場的供應將逐漸得到保障,價格也有望趨于穩定。
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有關企業和相關商協會從化肥生產、流通、儲備、進出口、市場監管以及農化服務等多方面著手,全面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
2月24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印發《春耕鉀肥“保供穩價”倡議書》,倡議檢修中的鉀肥生產企業盡早恢復正常生產,科學組織生產;鉀肥進口企業優化進口渠道,加大市場投放力度;鉀肥經銷企業保證鉀肥價格在合理區間內,重點滿足下游復合肥企業及農民的購肥需求。
在此背景下,各有關企業正在積極推進保供穩價工作。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化肥”)與國際主要供應商密切合作,積極協調發運,同時與青海鹽湖、國投新疆羅布泊、格爾木藏格鉀肥等國內頭部供應商簽署2025年春耕鉀肥保供戰略合作協議,利用中化化肥的全國分銷網絡,將優質氯化鉀及硫酸鉀運送至春耕主要地區。
先正達集團中國形成了一整套涵蓋國際供應鏈、國內保供穩價、綠色科技創新及產業化落地的春耕保障方案,2024年年底至今已有多船鉀肥陸續抵達中國主要港口,覆蓋全國主要農業生產區域。鹽湖股份公司則繼續發揮在國內鉀肥市場保供穩價的核心作用,不斷強化鉀肥生產協調工作,持續優化生產流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長周期運行效率,推動全產業鏈提質增效,確保鉀肥產品足量保質源源不斷投放市場。(趙若伊)